疫苗混種,性價比或更高
在高效率的疫苗緊缺的情況下,對不同技術路線的疫苗進行混合接種或許不失為一種事半功倍的做法。
責任編輯:朱力遠
6月9日,市民在武漢江夏方艙醫院接種新冠疫苗。
2021年6月22日,德國聯邦政府一名發言人透露,德國總理默克爾幾日前接種了第二劑新冠疫苗。但與之前接種第一劑阿斯利康疫苗不同的是,這次默克爾接種的是莫德納疫苗。
默克爾是在4月16日接種第一劑疫苗的。兩次接種選擇了不同技術路線的疫苗,說明混合接種新冠疫苗的方式已獲得德國官方的認可。
默克爾的示范作用當然是基于目前變異病毒株的肆虐,其中最主要的是德爾塔變異株的迅速傳播,已經蔓延全球九十多個國家,許多國家開始討論如何增強免疫。
目前全球生產疫苗的廠家有限,疫苗品種也有限,全球有9種不同技術路線的疫苗獲得世界衛生組織的緊急授權。不同的技術路線和廠家生產的疫苗產量不同,保護效果也不盡相同,如果不同的疫苗混合接種能夠收效良好,則不失為事半功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