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艾滋病日】關注艾滋孤兒
2008年11月30日,第21個世界艾滋病日(12月1日)前夕,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再次探望孤兒們,幾乎與總理的足跡同路,南方周末記者時隔5年后再次輾轉河南、天津、安徽、北京四地,零距離探尋近30名艾滋孤兒已經成年、正在成年、渴望成年的坎坷心路。
2008年11月30日,第21個世界艾滋病日(12月1日)前夕,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再次探望孤兒們,幾乎與總理的足跡同路,南方周末記者時隔5年后再次輾轉河南、天津、安徽、北京四地,零距離探尋近30名艾滋孤兒已經成年、正在成年、渴望成年的坎坷心路。
當年本報記者采訪的孩子不少已經長大,蜷縮著的肩膀似乎已經表面打開,但傷痕似乎進入更隱秘的內心。與5年前的懵懂相比,他們的人生體驗更為深刻, 內心世界亦更復雜,在嚴酷的客觀環境面前日益呈現嚴重的成長裂變:一部分人經受火一般的歷練而漸入正途,上大學、讀研、工作,乃至結婚生子;而另一部分孩 子則敗下陣來,早早輟學,沒入底層的流浪大軍,甚至誤入歧途,當年關于個別艾滋孤兒犯罪隱患的擔憂如今已部分變為不可更改的現實。
本報記者還發現,艾滋孤兒的地域分布已遠非媒體早年所披露的僅河南、安徽一隅,鄰近的山東、湖北、陜西,甚至青海、內蒙、新疆等邊遠省份亦有蹤跡,正從一個局部高發現象,變成一個全國性問題,某些地區仍處于信息不公開狀態,影響了孤兒救助的及早有效進行。
更為重要的是,5年過去了,既往救助艾滋孤兒的路徑也亟需全面審視,檢討得失,正如待剝的洋蔥,從低層次的生存需要的滿足到進一步的教育問題的被重 視,再至更內在的情感救濟、心理危機干預,亟待國家和全社會的對癥解難,每一個生命的成長,緊要處就這么幾步,是退是進,一步一人生。
艾滋孤兒_幻燈
王梅三姐妹走在鄉間的路上,媽媽和姥姥都感染艾滋病。
孤兒程香紅看著姐姐程梅在照顧小孩,程香紅是幾天前就被溫總理探望過的孩子之一。
孤兒楠楠在自已的獎狀前
蔡寺村的衛生站里,在接受點滴的艾滋病人。
昔日的艾滋孤兒代廷梅當爸爸了,大學畢業后他選擇在智行基金會工作,救助艾滋孤兒,回饋社會。
網絡編輯:mer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