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藥企血拼“集采”:平均降價56%,還要“價廉質優”

一方面,藥監部門對于產品的質量,尤其是中標產品質量有著非常嚴格的監管,這與企業報何種價格無關;另一方面,廠商要簽訂產能的保證、質量的保證等一系列協議,要在保證質量過關的情況下報價。

外資藥企規模整體比較大,運營成本高一些,又有全球價格要維護,所以降價能力會比較小。在競標過程中,企業都是量力而為的。如果找不到合適的路,戰略性放棄國采市場,甚至中國市場也是有可能的,“這是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

責任編輯:曹海東

第五批藥品集采明確企業保障供應責任,引入確定備選企業條款,同時將企業信用作為因素納入考慮。 (視覺中國/圖)

開標前日,多家藥企“壓哨”入局;開標當日,原研藥企、仿制藥企正面廝殺。2021年6月23日,創造多項紀錄的第五次國家藥品集中帶量采購(以下簡稱集采)在上海開標。

相比歷次集采,此次集采品種數量最多,采購金額創新高。共涉及62個藥品品種,在2020年省級平臺采購金額高達550億元。除了普萘諾爾流標之外,其余61個品種競標成功。

同時,集采將給消費者帶來實質性優惠。參與投標的201家企業的355個產品中,148家企業的251個產品獲得擬中選資格,擬中選藥品平均降價56%。

對于研發投入大,既要銷售額,又要收回成本的藥企來說,競標確實比較糾結。一家中標產品企業負責人告訴南方周末,“既然有這么一次國家集采的機會,我們肯定還是要按照國家規定的原則去拼一下、殺一下。由于中標產品價格降幅較高,這樣低價的利潤空間非常小,但我們可以先培養品牌,所以我們選擇了一線城市市場,因為品牌也是價值?!?/p>

值得注意的是,第五批藥品集采明確企業保障供應責任,引入確定備選企業條款,同時將企業信用作為因素納入考慮。

北京大學醫學部衛生經濟學者陶立波告訴南方周末,此舉主要針對以前有企業中標后,因為某些原因供應不上的問題。為預防這種情況,企業參加應標或中標后,都要做出鄭重承諾,以保證按質按量供應,保證臨床需要。

向注射劑傾斜,但不會誘導臨床用藥

此次集采,注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梁淑怡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