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戰碳中和 | 大眾集團英格爾:以電動化布局共塑低碳未來
2021年大眾中國發布了新的社會責任戰略,在新戰略聚焦的領域中,“低碳未來”居于首位。加速布局電動化已經成為大眾集團的新戰略,這既是對汽車產業智能化、數字化轉型的順應,也是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背景下,大眾集團承擔社會責任的具體實踐。
大眾集團正在推進一場圍繞脫碳目標的全面轉型。
“我們已經啟動了最全面的脫碳計劃,目標是在2050年實現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碳中和,涵蓋供應鏈、生產制造、產品使用和產品回收利用等環節?!贝蟊娖嚰瘓F(中國)執行副總裁英格爾表示。
應對氣候變化業已成為全球共識。伴隨中國政府提出“3060”目標愿景,中國產業界的脫碳進程有了明確的時間表,推動重點行業實現碳達峰碳中和被提上產業轉型發展的日程。
2020年10月,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指導,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牽頭組織編制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發布,路線圖2.0提出面向2035年的六大總體目標,其中包括我國汽車產業碳排放總量先于國家碳排放承諾于2028年左右提前達到峰值。2021年1月,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肖亞慶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工信部將圍繞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制定汽車產業實施路線圖。
2020年,中國市場為大眾集團貢獻了41.4%的市場份額。無論是順應產業發展要求,還是承擔社會責任,低碳發展并積極貢獻碳中和目標都成為包括大眾汽車在內的所有車企的必然選擇。
低碳未來
早在2019年10月,一場名為“遇見新大眾”的發布會在廣州召開。在這場發布會上,大眾集團發布了新的企業戰略——goTOzero,即邁向零排放。
新的發展戰略明確,大眾集團最遲將在2050年前完全實現碳中和。近期規劃則以2025年為節點,大眾集團希望達成全球范圍內車輛整個產品周期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30%的目標。對應到中國市場,這一目標被分解為,大眾汽車在中國的工廠每生產一輛汽車將減少30%的廢料排放,并減少30%的能源和水資源消耗。
在集團戰略指引下,2021年1月,大眾中國發布了全新的社會責任戰略,聚焦低碳未來、教育、經濟賦能三大領域。大眾中國CEO馮思翰博士表示,未來五年,大眾將追加逾2億元人民幣作為企業社會責任基金,持續助力中國生態環境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低碳未來”與集團的“goTOzero”戰略一脈相承。作為大眾中國執行副總裁及首席環境官,英格爾表示,為達成碳中和目標,大眾汽車在生產環節采用的主要手段有:降低能耗、能源轉變和碳補償。這意味著,降低能耗和采用可再生能源是大眾汽車生產制造環節關注的重點?!敖刂?span>2020年底,我們車輛生產環節所造成的二氧化碳年排放量較2015年減少了20%?!?/p>
另一項重要舉措——公益林項目也在2021年啟動。這是一個為期10年的公益項目,大眾中國計劃在甘肅、青海、內蒙古和寧夏等10個生態脆弱地區種植約850萬棵樹木,面積超過4,000萬平方米,相當于5,600個標準足球場?!斑@個造林面積等于大眾集團在中國所有工廠占地面積的兩倍?!?/p>
加速布局電動化
2021年4月,位于安徽合肥的大眾安徽MEB(ModularElectrificationToolkit,模塊化電氣化工具套件)工廠正式開工建設。這是繼上汽大眾安亭與一汽大眾佛山的MEB工廠后,大眾集團在中國建立的第三家純電動汽車工廠。
在此前的3月份,大眾集團發布了未來十年電池及充電技術路線圖,計劃2030年之前,在歐洲建設6座超級電池工廠,并在全球范圍內積極推進大功率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加速布局電動化展現了大眾集團全面轉型的決心。按照計劃,2020年至2024年期間,大眾中國將在電動出行領域投資150億歐元;到2025年,將有15款MEB平臺車型實現本土化生產。屆時,大眾集團在中國的產品組合中,電動車型將占到35%。英格爾表示,大眾中國這3家MEB工廠全部用來生產純電動汽車,旨在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現代化綠色工廠、智能工廠。到2025年,大眾中國計劃每年可交付約150萬輛新能源汽車。
在積極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同時,大眾集團也在努力提升原有生產制造環節的能源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并最大限度使用可再生能源電力。當前,大眾安亭MEB工廠和佛山MEB工廠已經通過光伏發電、直購電、購買可再生能源證書等方式實現了電力供應采用100%可再生能源。英格爾表示,正在建設中的大眾安徽工廠未來的生產也采用可再生能源?!拔覀儗⒗^續提高能源效率,并努力使所有在華工廠使用100%可再生能源?!?/p>
與供應商協同
邁向碳中和需要產業鏈協同,對于汽車制造企業尤其如此。
根據大眾中國官方信息,大眾中國有6,000多家供應商,其中有3,000多家是負責生產原料的一級供應商。此外,還有一批服務供應商。龐大的供應商體系是大眾集團脫碳進程中不可忽視的環節,而且也只有聯動供應商,大眾集團才能真正實現脫碳目標。
與供應商的減碳合作正在溫和、有序地進行。
除了利用品牌商的采購權進行激勵外,了解彼此需求、為供應商提供支持更為關鍵。大眾集團在采購中和供應商進行接洽,以了解在低碳發展方面,供應商目前在做什么,有什么樣的計劃,以及面臨哪些問題和挑戰?;诔浞值牧私?,大眾集團要求供應鏈在2030年前實現整體脫碳和使用可再生能源。
2020年,大眾集團已經就此和供應商開展討論。2021年,大眾中國推出第一個試點項目,決定與新合資企業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展開合作,目前該合作已進入商務和決策階段。
英格爾認為,長遠來看,與其他商業伙伴如供應商、經銷商緊密合作,共同探索綠色產業鏈的發展路徑,也將在很大程度上推動當地的可持續發展。
在談及中國推進碳中和可能面臨的挑戰時,英格爾表示,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非常令人鼓舞,但也確實并非易事。中國承諾實現從碳達峰到碳中和的時間,遠遠短于發達國家所用時間,需要中方付出艱苦努力。此外,中國目前仍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城市化和工業化都還在推進過程中,可再生能源基礎設施也在逐步發展中。
同時,他也認為,富有挑戰的目標會帶來新的機遇?!斑@一承諾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推動綠色創新技術的不斷涌現,如電動汽車、儲能技術、光伏、風電等,這將加快中國推動各領域降低碳排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