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需要什么樣的動物園

剛調到紅山動物園任園長那年,沈志軍抱著和大部分人差不多的態度,認為動物保護就是讓物種能存活。直到他看見長期圈養的動物一個個目光渙散、不敢和人對視的樣子,才意識到自己應該為動物福利做點什么。

與動物和自然的相處,不只是人類自我實現的過程,更能讓人獲得萬物有靈且美的啟示。

責任編輯:周建平

▲ 園長帶游客游園  圖/紅山森林動物園

出逃的豹子、漫游的大象、傷人的老虎……接二連三的新聞讓大眾開始高度關注野生動物,也讓中國形形色色的動物園揭開神秘面紗。其中,位于南京的紅山森林動物園因疫情期間的一系列報道而“出圈”, 成為全國知名的網紅動物園。

紅山森林動物園的走紅不是偶然。作為全國前列的城市動物園,門票40元多年未變。2011年,在園長沈志軍的堅持下,取消了園內的動物表演。2014年,又取消了銷售供游客投喂動物用的飼料。他們嘗試各種“豐容”(enrichment,是指圈養環境中豐富野生動物生活的一種技術工作,以達到提升動物生活趣味、滿足其心理需求、讓動物展示出更多自然行為的目的),大大增加了動物的幸福感。

▲給大象修腳  圖/紅山森林動物園

最近,一部系列紀錄片《開園啦萌友》面世,五集短片分別從動物的生老病死和飼養救助入手,向我們徐徐展開一個個生動的故事,讓我們得以近距離了解人類的觀念變化可以為野生動物帶來什么。

好的動物園需要良心

人類飼養動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史前文明,但“動物園”的歷史并不漫長,原型是17世紀歐洲貴族的私人后花園。后來經過18、19世紀博物學興起的帶動,人類開始深入地研究動物,觀賞性的動物飼養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科學研究的需求,于是開始試圖模仿動物生存的自然環境,讓動物進入相對開闊的空間生活,現代意義上的動物園就這樣出現了??梢哉f,在今天動物園已是現代城市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好的動物園不僅承載著游樂園的功能,更是研究和保護動物的重要機構。

動物園設計師張恩權的文章《動物園的發展歷史》介紹:“自20世紀以來,隨著達爾文進化論地位的確立,細胞的發現和遺傳規律的發現,開放式的動物園被創造出來。1907年,德國的哈根貝克動物園建成開放,在此推動下,在1993年,世界動物園組織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物種保存委員會聯合制定了‘世界動物園保護策略’。如今,在這一綱領性文件指導下,全世界的動物園成了進行科研和遷地保護、供公眾欣賞并進行科普和宣傳教育的場所?!?/p>

與此同時,張恩權還提出了一個尖銳的問題,如今的動物園不僅可以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也為科學提供了研究的場所,但是,動物園隱含的危機和對動物的福利又有多少呢?

▲受傷鳥類救助  圖/紅山森林動物園

2008年調到紅山動物園任園長時,沈志軍只有37歲,原本學習園林的他,最初抱著和大部分人差不多的態度,認為動物保護就是讓物種能夠存活。直到他看見長期圈養的動物一個個目光渙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柔翡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