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香識書

聞香識書
《學術的秩序:當代大學論文集》,[美]愛德華·希爾斯著,李家永譯,商務印書館2007年1月,26元
  像韋伯一樣,希爾斯一生始終保持著對學術政策的關注。他身上浸透著歐洲社會科學的傳統,堅信以研究為導向的德國式大學才是高等教育的典范。本書中的文章大多寫于1950-1970年代美國教育的大發展時期,學生人數從不足400萬擴展到超過1200萬。以往的“精英教育”變為大眾教育。政府為高等教育提供的經費急劇增加,管理也隨之加強?,F實與希爾斯一貫的主張發生了強烈沖突。希爾斯認為,大學要辦得成功,就必須有自主權,他強烈呼吁給予學校一定程度的自治,盡管此后公共政策的導向讓他失望。

《孔子·蔡元培·西南聯大:中國教育的發展和轉折》,袁征著,人民日報出版社2007年1月,28元
    這本書通過中國教育發展關鍵時期的個案研究(如孔子思想中的偏激主義、蔡元培在北大推行教授治校的努力、胡適再造文明的嘗試以至郁達夫在廣東大學的經歷等)和學校制度的回顧,指出現代大學精神最重要的內容之一是創新。中國的現代大學制度,并不是太學等傳統學校制度的延續,而是晚清時期從外國學來的。但晚清建成的只是現代大學的軀殼,而沒有學到現代大學的精神。

《朱元璋大傳》,陳梧桐著,貴州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58元
    作者積二十年之功,披閱大量史料,對朱元璋進行深入研究,再現了朱元璋一生復雜而曲折的經歷,并訂正了前人研究中由于過分政治化而導致的不少錯誤。例如,過去常講朱元璋曾大興文字獄,本書作者指出這一說法并不足信。明史專家王春瑜先生謂其為“超越吳晗之作”,絕非溢美之詞。

《民以何食為天:中國食品安全現狀調查》,周京力著,中國工人出版社2007年1月,22元
  作者對中國食品安全現狀進行了兩年多的調查,通過大量事實,展示了中國食品生產、消費過程中驚人的污染現象,更可怕的是,這些食品污染并非無意中犯下的錯誤,而是刻意人為。作者因此得出結論,食品污染的真正原因是人心污染。作者指出,根治食品污染的惟一方法,在于改變當前的監管結構。

《走出北高加索:一個歷史學家眼中的俄羅斯》,聞一著,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29元
  聞一先生是著名俄羅斯問題專家。本書不是一本純粹的游記,也不是所謂的“行走文學”,而是一本描述北高加索地區歷史和現實的著作。作者以歷史散文的形式,娓娓道來,俄羅斯的歷史、文化、習俗、道德……(一得)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