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國偵探小說Ⅲ:民國“作家天團”

編者按

自從1896年張坤德在《時務報》上首譯福爾摩斯偵探小說以來,偵探小說作為“舶來品”傳入中國并在本土生根發芽、不斷發展已有百余年歷史,在此過程中,中國偵探小說已然形成了自身獨特的發展脈絡和類型特征。本系列文章將關注晚清民國時期中國偵探小說中的一些有趣的細節,比如早期攝影術與PS技術、女性偵探與兒童偵探形象、偵探小說中的“實驗”與“化驗”,及“惡搞福爾摩斯”系列小說等內容,意在勾勒百年中國偵探小說誕生之初的趣味內容和基本面貌。本系列前兩期見南方周末App。

2021年可以說是出版民國偵探小說的一個“小高潮”年份。5月,由牧神文化策劃、華斯比整理、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的“中國近現代偵探小說拾遺”叢書(第一輯)出版,共收錄晚清民國時期的四種偵探小說,分別是《劉半農偵探小說集》《李飛探案集》《胡閑探案》和《中國偵探:羅師?!?,其中大部分作品都是1949年以后首次問世,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6月,民國時期另一位偵探小說名家孫了紅的偵探小說作品選(五卷本)由中國文史出版社再度推出,其中包括《博物院的秘密》《藍色響尾蛇》《紫色游泳衣》《玫瑰之影》和《木偶的戲劇》,可以說集結了孫了紅一生最為精彩的創作成就。民國時期,偵探小說作家們并非各自為政,他們在往來切磋中組成了當時堪稱世界級的偵探小說“作家天團”。

(本文首發于2021年7月1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劉悠翔

民國時期的上海市福州路,出版偵探小說的大東書局和世界書局坐落于此。 (資料圖/圖)

在歐美日本等國,有不少偵探小說作家的活動組織、協會或俱樂部。雖然偵探小說中查案往往憑借的是偵探個人的智慧和勇氣,偵探小說創作更是如本雅明所說是“誕生于孤獨的個人”(像埃勒里·奎因兄弟這種合作寫偵探小說的畢竟是極少數的例外),但只要想想阿加莎·克里斯蒂、安東尼·柏克萊、多蘿西·塞耶斯等偵探小說作家有可能圍坐在一起,暢談詭計手法與下毒技巧,還是讓人忍不住心頭一陣激動。有類似情結的可能還有中國推理作家寧航一,不然他也不會在小說《1/14》中設計出將十幾位推理小說作家聚在一起的故事情節。只不過小說《1/14》中的這些作家們并沒有太多機會心平氣和地去交流創作心得,而是要先忙著保全自己的性命并找出幕后的真兇。

在民國時期,雖然沒有出現什么正式的中國偵探小說作家協會或俱樂部,但很多偵探小說作家彼此間其實都是很熟悉和要好的朋友,這其中既有同學少年時代的青蔥友情,也有步入文壇之后編輯與作者之間的事務交往,更有傳統中國文人往來酬答的風雅集會,以及艱難歲月里相互砥礪的生死情誼。而這些民國偵探小說作家,曾經先后在上海聚集,并一度形成了歷史上中國偵探小說創作的“作家團”陣容。

戴望舒幫改密室殺人小說

查一下民國偵探小說作家們的籍貫,會發現江浙人士特別多,這可能與江浙地區在清末民初經濟基礎、文化積累與教育程度都較好有關。而當時在蘇州和杭州,就有兩個頗有名氣的作家社團——“星社”和“蘭社”,這兩個社團雖然都不是專門的偵探小說家社團,但其中卻包含了民國時期近半數的著名偵探小說作家。星社成員中的包天笑,是早期偵探小說譯介和創作的重要推手,他不僅翻譯過“俠盜”亞森·羅萍的不少故事,還著手創作過諸如“惡搞”福爾摩斯來上海查案的偵探喜?。ù蟾趴梢暈橥砬鍟r期的“唐人街探案”);又如趙苕狂,創作過“胡閑探案”系列,可以說是把民國時期“滑稽偵探”一路的偵探小說創作風格推向了極致;更不用說其中還有號稱“民國偵探小說第一人”的程小青。

相比蘇州星社更多帶有一些傳統文人雅集的性質,杭州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邵小喬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