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文還是學理,段子手魯迅說了兩個答案
魯迅先生的遺囑中,希望子女長大后不要去做空頭的文學家,無論是早年棄醫從文還是臨終前不求子女從文,都是他站在自我角度的一種認識罷了。
一個成年人,到底選擇什么學科、職業,應該有自己的主見,別人的一切意見,都只能是借鑒,不能照搬。
“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學文還是學理,哪個比較好?
責任編輯:劉韻珊
近日,2021年高考成績陸續公布,全國各地考生們又開始糾結報考志愿了:選擇理科,還是工科,甚至是文科呢?
文理分家,在高中生眼里宛如分手,有的人干脆痛快,有的人抉擇艱難。兩科的輕重,分據兩旁的人也各有所述。言國民所愚的魯迅,當年橫下心來選擇了文科,兩科之間到底誰重要呢?
一個偏科了兩千年的學生
當初,楚國攻打宋國的時候,楚軍所用攻城云梯是魯班所造的。宋國城池眼看就要失守,恰墨子出現,于是魯班的各種器械被墨子一一破解了。此次戰爭中,兩方的關鍵人物,一個是木匠,一個是會各種技術卻甘于修行的學者,這幾乎是春秋戰國時,唯一不是文科型人物勸退刀兵的故事。
無論是曹劌論戰,還是孫臏龐涓的故事,春秋戰國時期,敵我雙方的核心人物斗智者居多。魯班和墨子的這次對壘,卻是一次實實在在的斗技,在一群“文科生”統領群雄的時代,兩位“理科生”的作為著實讓人眼前一亮。他倆不像蘇秦張儀之流靠嘴,而是靠著嫻熟的技術去對壘。然而他們的技能如同其身份一樣,既不處在社會上層,也沒有一官半職,都是白?。ㄆ矫瘢?。
技為淫器,于是理科型的職業也就成了末流。在相當長的時日里,理科不被重視,在這一領域有所成就的人物,像魯班、李春、蔡倫、畢昇……無一例外都處在社會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