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評|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抵御社交媒體中的偽科學、反科學

隨著短視頻等社交媒介的發達,各種偽科學、反科學的內容傳播非常廣,影響很大。具備基本的科學素質,就能更好地抵御這些偽科學的影響

責任編輯:陳斌

(IC photo/圖)

國務院日前印發《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文件提出,2025年我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超過15%,各地區、各人群科學素質發展不均衡明顯改善,2035年,我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達到25%,城鄉、區域科學素質發展差距顯著縮小。

那么,什么是科學素質,如何衡量一個人是不是具備科學素質呢?一般認為,科學素質是人尊重科學、學習科學、發展科學、運用科學的精神、態度、方法、知識和能力等。根據上述國務院文件的定義,公民具備科學素質是指崇尚科學精神,樹立科學思想,掌握基本科學方法,了解必要科技知識,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汪亞純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