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息安全研究院左曉棟:“對滴滴審查的重點是重要數據的出境安全風險”
網信辦、發改委、工信部、公安部等十二家機關單位中任何一家認為有危害國家安全的風險,都可以按程序報批后啟動網絡安全審查。
“我認為這次審查主要關注的是,重要數據和公民個人信息的出境安全風險?!?br />
從根本上來看,這次修訂是為了落實數據安全法的要求,建立國家的數據安全審查制度。
責任編輯:張玥
2021年7月9日,網信辦下架了與滴滴相關的25款App。
2021年7月2日,國家網信辦官網公告稱,“為防范國家數據安全風險,對‘滴滴出行’實施網絡安全審查”。為配合網絡安全審查工作,防范風險擴大,審查期間“滴滴出行”停止新用戶注冊。
這是2020年6月《網絡安全審查辦法》實施以來,網信辦首次公開對某一家企業進行網絡安全審查。這也是滴滴(股票代碼NYSE:DIDI)在美股上市的第三天,受此消息影響,股價一度下跌超過8%。
7月9日,網信辦發布通告稱,“滴滴企業版”等25款App存在嚴重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問題,要求在應用商店下架,同時各網站、平臺不得為這25款應用提供訪問和下載服務。
次日,國家網信辦對外公布了《網絡安全審查辦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修訂案),公開向社會征集意見。
修訂案在多方面進行了重要調整。例如,對比過去僅要求“關鍵基礎設施運營者”申報,新增了“數據處理者”也要申報。工作機制成員單位,增加了中國證監會。
更重要的是,對赴境外上市公司的審查提出了新要求:要求掌握超過100萬用戶個人信息的運營者赴國外上市,必須向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申報網絡安全審查。在申報材料中,新增要求提供擬提交的IPO材料等。
在審查內容上,針對國外上市公司新增兩條:一是核心數據、重要數據或大量個人信息被竊取、泄露、毀損以及非法利用或出境的風險;二是國外上市后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核心數據、重要數據或大量個人信息被國外政府影響、控制、惡意利用的風險。
預備在海外上市的公司申報審查材料后,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會在10個工作日內確定是否需要審查并書面通知運營者。此次修訂案對特別審查程序的審查時間進行了修改,由過去的“45個工作日”改為“三個月內完成”。
為何在這個時間點啟動對滴滴的調查?《網絡安全審查辦法》的修訂案制定思路如何?網信辦的一系列動作釋放了哪些信號?
南方周末記者就這些問題專訪了中國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長左曉棟,他曾參與過多部網絡安全重大政策法規的研究起草工作。
2021年7月2日,在滴滴赴美上市的第三天,網信辦公告對滴滴進行網絡安全審查。
十二家機關單位可啟動網絡安全審查
南方周末:這是《網絡安全審查辦法》實施以來,首次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思考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