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科創要聞(2021年6月28日-7月4日)
責任編輯:黃金萍
工信部:加快各類智能終端適老化標準研制
6月29日,工信部發布《移動終端適老化技術要求》《移動終端適老化測試方法》《智能電視適老化設計技術要求》三項團體標準,側重于解決老年人使用手機、平板電腦等智能終端產品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困難。
工信部表示將進一步做好智能終端適老化工作,加快各類智能終端的適老化標準研制、研究制定智能終端產品適老化水平評價體系、鼓勵企業不斷豐富適老化智能終端種類。
點評:中國現有2.6億60歲以上的“銀發人群”,數字化進程中手機、軟件、支付方式、出行方式等都在不斷推陳出新,消滅“數字鴻溝”、全面推動中國數字化發展,需要這樣完善的標準體系和舉措支持。
國家發改委:“十四五”優質高效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
7月1日,國家發改委印發《“十四五”優質高效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對公共衛生防控救治能力提升工程、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工程、重點人群健康服務補短板工程、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工程等四類重大工程的部署,改善公共衛生安全形勢、解決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結構性問題,以及資金安排、保障措施做出具體安排。
點評:我們欣喜地看到,在這份實施方案中多次提及互聯網+、物聯網、5g、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這些技術和創新將成為高效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的底層支撐。
《以臨床價值為導向的抗腫瘤藥物臨床研發指導原則》征求意見
7月2日,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CDE)公開征求《以臨床價值為導向的抗腫瘤藥物臨床研發指導原則》意見,以落實以臨床價值為導向,以患者需求為核心的研發理念,促進抗腫瘤藥科學有序的開發。
征求意見提到,在抗腫瘤藥物研發中,有必要在方案中事先規定試驗終止標準,及早發現信號,做出繼續研發或終止研發的決策。新藥研發應以為患者提供更優的治療選擇為最高目標,當選擇非最優的治療作為對照時,即使臨床試驗達到預設研究目標,也無法說明試驗藥物可滿足臨床中患者的實際需要,或無法證明該藥物對患者的價值。
點評:為CDE旗幟鮮明的研發主張點贊!新藥研發的根本價值,是解決臨床需求,實現患者獲益的最大化。即使不能做到“firstinclass”,也要做到“bestinclass”,不要“metoo”。期待它盡快落地,成為中國抗腫瘤藥物研發的行業共識,讓研發資源得到更好配置。
兩部門發布2021年重點強農惠農政策
7月2日,財政部、農業農村部發布《2021年重點強農惠農政策》,涉及9個方面、35項重點實施政策。自2017年開始發布重點強農惠農政策以來,種業創新發展、畜牧業健康發展、農業全產業鏈提升,首次提升到9個重點方面之一。
政策在種業創新發展方面,提出支持加快推進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唐家樂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