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預算績效,花錢請來的第三方怎么評?

較為強勢的財政部門,會要求第三方按他們的意圖修改報告,一些財政部門會與第三方機構協商得出結果,也有一些財政部門會組織專家對報告進行再評價。

“從理順法律關系的角度來看,全國績效評價應由全國各地人大,代表全體納稅人來擔任委托人?!?br />
(本文首發于2021年7月8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張玥 助理編輯 溫翠玲

第三方機構參與財政預算績效評價,至今仍在起步階段。 (IC photo/圖)

2021年6月23日,財政部上線試運行“預算績效評價第三方機構信用管理平臺”,這一系統會記錄第三方績效評價機構的行為信息,委托方可從中查詢第三方機構信息。

早在三年前,《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中就寫明,力爭用3-5年時間基本建成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

預算績效評價,通俗來說,就是看看錢有沒有花在刀刃上。

2021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9.8萬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5萬億元。如何在“國家賬本”上精打細算,是一個日益重要的課題。

中關村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賈康,曾長期擔任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他對南方周末記者分析,預算績效評價中,事前評價最復雜,要能對預算安排作出判斷,事中則要有效跟蹤信息,事后需要做到客觀評價,指出問題和建議。

2004年,廣東佛山南海區預算績效評價工作引入專家評審,開全國之先河。賈康曾評價這場改革是請出第三方專家,規避“不當博弈”,提高資金安排的科學性。

從那時算起,第三方機構參與財政預算績效評價已長達十七年。

探索十七年

1988年,王澤彩剛進入吉林省財政廳工作,那時中國的財政體系仍延續傳統粗放的大包干制度,未形成預算績效的概念。王澤彩現在是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政府績效研究中心主任。

當時年初編制預算時,王澤彩明顯感到由于預算編制缺少標準,財政部門很難判斷資金配置是否效率最優。他意識到,想要讓有限的財政資金花在刀刃上,迫切需要國家層面出臺評價財政支出的標準體系。

1990年代末,地方政府已逐漸開展財政預算改革。

2000年,財政部成立預算編制改革領導小組。次年,湖北省在恩施就五類項目試點財政支出績效評價。2003年,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建立預算績效評價體系”,財政部開始對中央教科文部門支出進行績效考評試點。

湖北恩施以外,中國首批進行財政預算績效評價的還有佛山南海區財政局、上海浦東財政局和江蘇省財政廳。然而,預算績效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思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