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臺夜話 | 母語與第一語言

(本文首發于2021年7月8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朱又可

(圖文無關)即使會多種語言,作家也要學會放棄:一旦選中自己的第一語言,就要全力以赴,把別的語言放在次要的、參照的位置上,將它們中的能量融入自己的第一語言中,好讓自己寫得更富有原創性。 (ICphoto/圖)

也許有人還記得蘇阿芒。1970年代末,他是外語界的明星,一些主要報紙都用大版篇幅報道了他的成就,說他自學成才,精通二十多種外語,還會用外語寫詩。在我們這些剛剛才開始學外語的大學生的眼里,他是天人,可望不可即。后來我們班里的一位天津的女生通過家里的關系,見到蘇阿芒,并成功地拜他為師。不過,雖有高師,那位同學的英語并未突飛猛進,成績一直是中上等。有一回她對我們坦白說:“其實,蘇阿芒英語說得很好,讀寫都可以,也能讀、能寫世界語。其他的外語,他只能讀讀,認識單詞?!奔词鼓菢?,對我來說,他也是神人了?,F在來看,蘇阿芒那種學習外語的方法是事倍功半。如今很少有人那樣死記硬背地學外語了。一只手機就可以完成各種各樣簡單的翻譯工作。語言是用的,如果不常用,學會了也會丟掉的。

后來我在美國讀書,見到不少會多種語言的人。特別是來自歐洲和非洲的學生,他們有的從小就生活在不同語言的環境中。令我納悶的是這樣的“語言神人”其實很平常,并不聰明過人。讀研究生時我每周在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吳悠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