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縣城寫作
“我肯定也不是一個無欲無求的人,但在這里,因為沒有圈子,寫作只是為取悅自己,這樣反而就顯得純粹了?!?/blockquote>責任編輯:周建平
從上海虹橋站坐高鐵,最快的那趟,兩個半小時就能到寧海。如果你初來乍到,當地人一定不忘向你介紹此地與徐霞客的淵源。據《徐霞客游記》開篇記載,四百多年前,寧海便是徐霞客游山玩水的起點。后人歡欣鼓舞,堅持舉辦了近20屆“中國徐霞客開游節”,并將文中記錄的日期(5月19日)隆重地設立為“中國旅游日”。除此之外,它與別的縣城并無二致,最大的商場頂著西子國際廣場的名號,五年前開了第一家麥當勞。
作家張忌的工作室離這商場不遠,十分鐘以內的車程,窗外閃過面包鋪、鴨脖攤、大藥房、修腳的、修手機的,最后停在木門緊閉的報刊亭旁。乘電梯上樓,一進門,地上立著一個朱紅大柜,正中鑲嵌的銅鏡被銹跡吞沒,不再反光,以前上海人喜歡喚作“小太陽”;柜子前面是一把顏色稍深、雕工細致的紅椅,側邊挨靠一桿從紹興買來的百年前的紅木秤。
往右看,室內空間深不見底,走廊兩旁又生出好幾間房,對一個初創公司而言都算得上寬敞。要是沒留意走廊盡頭的書房,放眼望去,把這里當成他的藏品陳列館更為恰當。最壯觀的,當屬正廳那面層層疊疊放滿木制人偶的墻,以確保來訪的客人都能正面撞上幾千雙目光。
湊近打量,這些一公分左右高的小人各個齜牙咧嘴,像在竊竊私語。有人坐在大腿上勸酒,耳鬢廝磨打情罵俏;有人騎馬出征,耍刀弄槍血脈僨張;有人缺少對戲的同伴,黑色眼鏡掩蓋表情,是為算命先生。
這幾年張忌集中在收藏這些“小插人”,它們是舊時浙東一帶的床上構件,過去的人“半世在床”,大戶人家對木床雕刻尤為講究——床內四周雕刻繪畫,床外層層樓閣掛面,梳妝臺、點心盒、文具箱甚至馬桶等生活用具一應俱全,床內床外猶如一座小型宮殿。如果床是一張臉,它們差不多位于兩只眼睛的位置,拿掉以后,床便失色許多。
自從隨意在朋友家的抽屜里發現了一件奉化的清代朱金(雕刻成型后漆上朱漆貼上金箔)小插人后(朋友后來在文章里回憶,“他一下子就被電到了,當即讓我開價,我不賣,他便‘搶’走了”),瓷器和明清家具不再是張忌的收藏重心,手頭原有的兩個電影劇本和應約了的刊物文章也都無心繼續,他一門心思撲向小插人,沒過多久,就收來了幾百個。并逐一配上底座,精心裝扮,打造成漂亮的獨立擺件。
雕刻題材多來自戲曲故事,置于床板用以向婚前缺乏指導的古人展示夫妻相處之道、婆媳相處之道,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