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地總統遭“暗夜刺殺” 幕后主使恐不簡單
海地總統若弗內爾·莫伊茲7日凌晨在家中遭遇不明身份的武裝分子槍殺。另據海地媒體報道,總統夫人也在襲擊中受傷,送醫后不治身亡。消息一出,震驚世界。
關于這場暗夜刺殺的更多細節也逐漸浮出水面:訓練有素的槍手、全副武裝的行動、不排除有“內鬼”策應……越來越多問題也隨之而來:幕后主使是誰?有無政治動機?海地局勢將如何發展?
??誰干的?
襲擊者自稱是美國緝毒局特工
有消息稱,莫伊茲至少身中12槍后死亡。海地司法部門發布初步調查結果稱,莫伊茲左耳、右臂、左腿和臉部各中一槍,腹部連中數槍。兇手使用的是5.56毫米和9毫米子彈。
海地總理約瑟夫將這次襲擊描述為“高度協同合作的”,稱是“訓練有素、全副武裝的組織”所為,其成員說英語和西班牙語。
有分析稱,海地的官方語言是法語,這很有可能證明,兇手是來自海地以外的國家。
而當地居民在莫伊茲住所附近拍攝到的影片則顯示,暗夜襲擊者自稱是美國緝毒局特工。當時有1名持美國口音的男子用擴音器大喊,“(美國)緝毒局在行動,緝毒局在行動,所有人退后……”
不過,上述說法立即遭到美方否認。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表示,這些說法“完全錯誤”。稍早前,海地駐美大使埃德蒙也發聲稱,襲擊者“絕對不可能”是美國緝毒局特工。 他表示,兇手訓練有素,據信是“雇傭兵”。
目前最新消息稱,海地警察局長表示,當地安全部隊與槍手交火,4名嫌疑人被警方擊斃,另外2人被捕。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引述稱埃德蒙的話稱,部分人被捕并正在接受盤問,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稱,埃德蒙的話或許是暗示仍然有人在逃。海地官員沒有透露估計有多少名疑犯參與刺殺。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海地司法部門的消息,莫伊茲身邊的安保人員均未在事件中受傷。有媒體分析指出,兇手能進入戒備森嚴的總統住所,并在很短時間內干掉總統,不排除有內應。
總理約瑟夫呼吁國際社會對這起暗殺事件展開調查,他誓言要將肇事者繩之以法。
截至發稿時,嫌犯的身份和他們背后的主使者仍未水落石出。
??有無政治動機?
總統年初曾險遭反對派“暗殺”
資料顯示,莫伊茲出生于1968年6月26日,1996年起開始經商,活躍在多個經濟領域。2012年他創辦Agritrans公司,經營香蕉種植園及相關產品出口,同年建成海地首個、加勒比最大的農業加工出口區。2015年,莫伊茲進入海地政壇,被前總統米歇爾·馬爾泰利(Michel Martelly)選為光頭黨(PHTK)總統候選人。光頭黨為海地執政黨、議會第一大黨。
2015年10月,海地舉行大選首輪投票,身為執政黨光頭黨候選人的莫伊茲勝出。但因反對黨的舞弊指控引發大規模示威和暴力事件,選舉最終被宣布無效。次年2月,前總統馬爾泰利在離任前,與議會參眾兩院議長達成組建過渡政府協議。2016年11月20日,莫伊茲最終當選,2017年2月7日就任海地總統一職。根據海地憲法,海地總統任期5年,不得連任,任期不超過兩屆。
莫伊茲承諾承諾發展國家經濟,但在當選時,他幾乎沒有任何政治經驗,在海地民眾當中的知名度并不高。他自2017年起上任,4年間國內示威不斷,常有民眾集會抗議要求他下臺。
2021年1月15日起,反對派稱按照憲法,2016年贏得大選的莫伊茲應當于2021年2月7日下臺。莫伊茲則聲稱,由于前總統卸任后發生動亂,使他直到2017年才宣誓就職,故其任期應該還有一年,即應到2022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美洲國家組織(OAS)與拜登政府皆支持莫伊茲的說法。
今年2月,反對派支持的海地最高法院一名法官和另外20多人曾因試圖謀害莫伊茲和推翻現政府被警方逮捕。莫伊茲當時表示,自己“險遭暗殺”。
??將來會怎樣?
國家前途難測
莫伊茲身亡,接下來該由誰管理國家成了棘手問題。
海地法官協會主席莫林(Jean Wilner Morin)對CNN表示,根據海地總統繼承順序,接任總統職位的應該是最高法院院長,但他近日因為感染新冠病毒剛剛去世。因此目前到底應該由誰接任尚不清楚。
據《紐約時報》報道,雖然總理約瑟夫已表示,暫由他負責海地國家事務,但約瑟夫原本應于近期下臺。
就在被殺前兩天,莫伊茲任命71歲的外科醫生阿里爾-亨利為新總理,但亨利尚未就任就發生了總統遇刺事件。亨利此前曾表示,政府的優先任務是準備大選,大選“應在有利的環境下進行”。不過,目前海地的形勢已遠離這一環境。
根據莫伊茲遇害前確定的目標,他將組建一個開放政府,解決最危急的安全問題,為大選和為修憲鋪路的全民公投做準備。
全民公投本應在6月27日進行,后推遲至9月26日,但全民公投遭到反對派甚至執政黨內人士的反對,他們指責全民公投程序違背了憲法條款。公投內容包括廢除參議院和總統任期最多兩屆等選項。
不過,美國國務院呼吁維持定于今年9月26日舉行公投及總統大選,國務院發言人稱,一個自由的選舉將有利于向新當選總統和平移交權力。
與政治亂局相對應的是海地社會暴力有增無減。即使在此次刺殺之前,莫伊茲治下的海地就已經變得越來越不穩定和怨聲載道。
報道稱,海地的經濟、政治和社會問題最近愈發嚴重,太子港的幫派暴力活動急劇增加,通貨膨脹加劇,食品和燃料變得更加缺乏。這個國家60%人口每天的收入不足2美元。與這些麻煩相伴的是,海地仍在努力從2010年的毀滅性地震和2016年的颶風“馬修”中恢復。
海地還長期遭受暴力困擾,特別是綁架人質勒索贖金犯罪更得不到懲治,莫伊茲擔任總統后不久,就被指責沒有采取行動讓海地走出危機。
今年4月,海地發生綁架和囚禁數名天主教教徒、其中包括兩名法國人的事件,該國內亂的程度也展現在國際社會面前。6月以來,在海地首都太子港街頭,各黑幫街頭火拼,甚至癱瘓了首都與該國南方的交通。太子港街頭數以萬計不堪忍受黑幫爭斗的民眾被迫逃亡。
《衛報》指出,在經歷了數年的政治動蕩和暴力事件后,此次針對海地總統的暗殺可能會讓這個貧困的加勒比國家陷入進一步的動蕩。
【關于海地】
據中國外交部網站資料顯示:
海地共和國位于加勒比海北部,面積2.78萬平方公里,首都太子港;
海地人口1150萬(2020年),95%為黑人;
海地合法登記的政黨逾百個,執政黨名為“光頭黨”;
2010年1月12日,海地發生7.3級強烈地震,造成至少22.3萬人死亡;
海地與中國無外交關系。
【記者】張茵 彭奕菲
【剪輯】周鑫宇
【策劃】鄭幼智
(來源:南方+客戶端)
網絡編輯:柔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