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北師大水科學研究院原院長許新宜:“水環境污染的拐點已經出現”

早年間,老百姓普遍還不太明白什么是環境問題。我是1978年入學的第一屆碩士研究生,專業是環境科學。當時我父親問我:“你考的研究生是什么專業?”我說是環境專業,他就笑了:“打掃衛生的?!?br />
太湖和滇池的主要問題是沒有進行生態修復。目前污水處理廠該建的都建了,管網該修的都修了,為什么還是污染?因為湖泊的自凈能力比較弱。污水治理其實就是個“玩氧氣”的游戲。水體自凈能力,說白了就是溶解氧濃度,自凈能力強的溶解氧濃度高。

2015年,新環境保護法實施,“水十條”頒布,我們真正迎來了環境保護的春天。隨后,環境治理行動規模越來越大,環保投資強度也越來越大,再加上連續多年的環保督查,現在可以說,我國水環境污染的拐點已經出現。

責任編輯:汪韜

人類自古擇水而居,人與水相處的歷程,也反映了人類文明的演進過程。水患成災,前人一直試圖馴服桀驁的河流。人類漸漸找到了與河流和平相處之道,但水污染又帶來了新的挑戰。自1970年代官廳水庫治污行動起(詳見南方周末報道《官廳水庫:重返水源地之路》,我國水污染治理已走過近五十年歷程,公眾對環境保護的認識也有了不小的飛躍。

官廳水庫近景。水草搖曳,魚蝦潛游,微風拂來,水面上泛起陣陣漣漪。 (南方周末記者 林方舟/圖)

在北京師范大學水科學研究院原院長許新宜看來,我國水環境治理可分為三個階段:1970年代-2000年,開始認識到水污染問題的存在,但采取大規模的行動還不夠;2000年-2015年,水污染問題已經引起普遍的關注,水環境惡化的總趨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行動仍然偏弱;2015年至今,環境保護的春天來臨,目前可以判斷,我國水環境污染的拐點已經出現。

1996年-2006年,許新宜在水利部工作,先后擔任水文司副司長、南水北調規劃設計管理局局長、水資源管理司巡視員。不同部門的工作經歷,讓他對水文、水資源、水利、水環境等多個領域都非常熟悉。

下階段我國水環境治理的重點是什么?許新宜認為我國應該轉變治污思路,從污水處理廠、污水管網、河湖清淤“老三篇”,轉到提升水體自凈能力,重視岸濱帶建設和重建生境的“新三篇”。

為什么還要提倡節水

南方周末:老百姓打開水龍頭就有水,很難感受到缺水和節水的必要性??傮w來說,目前我國還有地區缺水嗎?

許新宜:我國正在加快實施國家水網重大工程,第一個問題就是對全國水資源形勢要有基本判斷。我的判斷是基本安全,只是在局部地區部分時段可能會出現水的短缺。本來華北平原地區是很緊張的,南水北調中線和東線通水以后,這個緊張的程度大大緩解了?,F在還剩黃河流域的生態問題,需要認真對待。

2021年5月20日,游客在湖北省丹江口市丹江口水庫。 (新華社記者 才揚/圖)

南方周末:既然水資源似乎沒那么緊張,為什么還要提倡節水呢?

許新宜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思考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