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或成為消滅瘧疾的利器
瘧疾在全球87個國家和地區肆虐,每年造成40.9萬人死亡,因此盡管瘧疾疫苗研發困難重重,科學家仍不放棄利用疫苗制服瘧疾的機會,并在一項小型臨床試驗中取得了令人欣喜的進展。
責任編輯:朱力遠
2021年6月30日,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新聞公報,中國正式獲得該組織消滅瘧疾認證。至此,中國瘧疾感染病例由1940年代的三千萬減少至零,堪稱了不起的壯舉。
同在6月30日,《自然》雜志在線發表了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帕特里克·達菲(Patrick Duffy)團隊的一項瘧疾疫苗的研究結果,對56名志愿者接種滅活(弱化)的瘧原蟲疫苗,然后使用預防性藥物治療,在受試者中展現了高水平的保護力,這個結果意味著瘧疾疫苗效果可期。
然而,這并非第一種瘧疾疫苗。此前已經有一些疫苗,而且展示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免疫效果并不理想,無論是專業界、臨床,還是社會都對研發瘧疾疫苗提出了疑問。首先是,目前人類社會已經有應對瘧疾的較好方式,包括室內噴灑殺蟲劑、使用藥浸蚊帳和藥物治療。這些方式已經能有效防治瘧疾,迄今,已有包括中國在內的12個國家獲得WHO的消滅瘧疾認證。
研發瘧疾疫苗困難太大,效果較低,因為瘧原蟲的基因變異比較迅速,不僅能產生抗藥性(包括抵御藥物治療和殺蟲劑滅殺),也能由此而降低疫苗的有效性。此外,瘧疾疫苗的副作用也比較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思考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