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沃斯的中國人



  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2007年年會的2000多名來賓中,黃皮膚的中國人不超過50個。在論壇設定的228個議題當中,中國人參與主要討論的議題也不到30個。這與“中國經濟”的全球明星地位并不相稱
  
  
  
  ■世界經濟論壇
  世界經濟論壇(WEF)是由瑞士日內瓦大學教授施瓦布先生于1971年在瑞士創立的非盈利國際組織,原名歐洲管理論壇。1976年改為會員制組織,1987年更名為世界經濟論壇??偛吭O在日內瓦。除了2002年在紐約舉辦過一次外,全部在瑞士達沃斯舉辦。
  論壇今年的主題是“變化中的力量格局”,其中關于中國的7個分論壇是:“中日韓-新的權力中心”、“中國想要一個怎樣的世界”、“中國:全球伙伴的角色”、“中國人口結構趨勢”、“在中國大就等于強嗎”、“中國如何維系下一階段的發展”,以及“中國:開始創新”。
      
  這是中國人在達沃斯的一頓午餐。
  瑞士當地時間1月26日中午1點,2007年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已經過半,在達沃斯的一座山頂餐廳上,中國銀行副行長朱民與中國網通副總裁田溯寧約請了參加年會的部分中國人吃飯。這些人包括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成思危、阿里巴巴總裁馬云、聯想董事會主席楊元慶、海南航空董事長陳峰、UT斯達康首席執行官吳鷹、上海市人民政府金融服務辦公室副主任方星海、外交學院院長吳建民、以及在非政府組織服務的冰心的女兒吳青等十多人,他們代表了在達沃斯的中國人的基本格局。
  從1996年起,朱民連續11屆參加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差不多相當于年會總次數的1/3,每次到達沃斯來,朱民基本都會請客吃飯。飯局在1月24日年會開幕當天就已經敲定下來,按照慣例,朱民會讓每人都點一份自己喜歡吃的菜,然后他再點多一份湯和一個菜,飯局還會開上紅葡萄酒和白葡萄酒。
  畢業于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朱民顯然是這個中國“達沃斯人”派對的最好主持,他的開場白———“今天很有幸能夠邀請到各位來參加這個午餐,我請客,不過是田溯寧出錢”,就引起了大家會心的笑意。
  正式開餐之前,大家在開玩笑,說馬云的英語不錯,馬云剛在上午與新聞集團總裁默多克、英國財長戈登·布朗、高盛集團總裁布蘭克芬、以色列副總理兼外長理文妮一道暢論了“誰將改變全球進程”。除去年沒有參加,從2000年開始每年都“光顧”達沃斯的馬云,今年的身份有所不同,他正式加入了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成為一名會員。朱民說馬云一個晚上都睡不著覺,盡想著今年9月在中國大連舉辦的夏季達沃斯該怎么辦才好。
  朱民邀請作為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中國協調人的成思危副委員長第一個發言。成思危提到這幾年參會的體會,說從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可以明顯感受到人們對中國看法的改變:先是 “中國崩潰論”盛行,接著是“中國威脅論”很有市場,現在則普遍認為中國是推動世界進程不可或缺的力量。
  2007年,在達沃斯出現的中國人不超過50個,而參會人員總計2000多人。在論壇設定的228個議題當中,中國人參加主要討論的則不到30個,這顯然與“中國經濟”已成為全球最熱門話題的現實并不相稱。即便是中國人參與的討論,也更多局限在與中國相關的話題,比如區域經濟角色、創新機制、能源消耗、人口老齡化等,而真正世界性的議題,中國人參與的不多。
  
  最忙的中國CEO
  馬云對自己的表現就不是特別滿意。在本屆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他可能是最忙的一位中國CEO了。論壇主辦方總共給他安排了6個主題講演與討論,結果他推掉了3個。
  1月26日上午8時30分,在本次論壇年會的主會場,與傳媒大亨默多克、美國高盛集團總裁布蘭克芬、英國下任首相熱門人選戈登·布朗、以色列副總理兼外長理文妮縱論“誰將改變世界進程”,是馬云在此次論壇中的重頭戲。
  當天的話題圍繞著互聯網、恐怖主義、全球化進程加劇貧富分化展開,一個半小時的討論當中,各人的背景、思想、所處的語境表露無遺。
  “很多人都問我關于互聯網管制的問題,我自己的體會是網絡有不好的一面,比如在網絡上關于我自己的謠言都有幾個版本,在中國很多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網絡暴力、黃色網頁令家長們非常頭痛,因此我認為在中國應當重視互聯網教育,也需要控制?!?月26日,馬云這樣回應討論主持、美國最著名的脫口秀主持人查理·羅斯關于中國政府對互聯網管制的回答。馬云認為互聯網企業應該致力于公司倫理,要做個對社會負責任的公司。
  布朗接過了話題,他指出西方過去的教育主要來自學校、教會、社會,而今天孩子們還面臨著來自互聯網的性、暴力的包圍。他舉了邱吉爾說過的名言:“糾纏過去,漏掉未來”,進而推演說明在全球化的今天,無特殊技能的人該如何避免在工業化與現代進程中被拋棄。
  默多克也認為同樣的情況也存在在美、英、澳等西方國家,孩子們喜歡虛擬社區,在網上尋找有共同興趣的人,但網絡也給了“性”和“暴力教唆”的空間。他認為互聯網的管制,中國政府承擔起了這個責任,而在西方則是家庭的。
  這時候查理拋了個問題給默多克,說關于這點,你愿意說點什么?全場起了會心的笑聲,因為他指默多克的龐大的媒體集團,包括太陽報在內的黃色小報,其實也有很多在渲染色情與暴力。
  默多克只用了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就化解了這句追問:“沒有誰可以一手改變世界,包括改變總統選舉?!彼J為民眾的思想和價值觀,有時候也并不由媒體所左右。
  這樣一場看似輕松的對話,其實暗蘊機鋒,充分考驗中國企業家的膽識和見地,對于不僅代表自己企業,也代表著中國企業家群體,甚至代表著中國形象的中國企業家來說,尤其如此。
  除了馬云之外,當天上午,中移動的王建宙、網通的田溯寧,也分別出現在其他論壇上。他們作為這些論壇的主要討論者,就中國在全球經濟以及市場當中扮演的角色,與來自世界各國頂級企業家、政治家展開了對話。
  此前一天,中國國務委員華建敏就在主會場,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創建人施瓦布的主持下,向與會者發表致辭。當晚,兩人又共同出席了大連市政府在達沃斯POST酒店舉辦的“中國大連之夜”。男女高音組唱、京劇表演、民樂演奏,再加上有中國特色的菜點,吸引了不少人的關注。
  中國一直是這幾年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的熱點。與以往不同的是,中國人在本次論壇上表現出了更多的主動參與的熱情,而外國人也對中國展示了前所未有的興趣?!爸袊筮B之夜”正是這樣一個世界把眼光聚焦到中國,而中國也主動展示自己的例子。
  1月28日上午,在主會場休息大廳,記者遇到了世界經濟論壇年會的創建者施瓦布先生。
  施瓦布說,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群體,是這幾年論壇年會的主要話題之一,他已經渴望著,能夠在9月6日的中國大連,在這個即將在中國召開的以成長型企業為主的達沃斯夏季論壇上,見到更多中國人的面孔。
  
  中國的“達沃斯人”為何還不多
  盡管對中國的熱度在持續升溫,但是在達沃斯論壇上,黃皮膚的中國人還是少數。
  來自臺灣,在美國生活了40年的P&Q亞太總裁徐大麟認為,中國的“達沃斯人”不多可能與中國政府對論壇的重視程度有關。
  P&Q是一家私募基金公司,徐大麟手中掌控著18億美元的私募基金,在去年12月前他們還是星巴克中國的大股東,剛剛轉售了出去。徐大麟也是達沃斯論壇的正式會員。
  徐大麟認為,在西方,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的地位遠高于福布斯和財富論壇。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從1979年開始,就與中國建立起了聯系,但從歷年參會人員的名單上看,中國遠不如歐美國家重視這個會議。有一種說法是,這是因為當初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接觸的中國政府對口部門的級別不是足夠高。
  另外,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的門檻一直很高,這里一直只有世界1000強企業才能成為其會員。最近數年因為私募基金和風險投資者正在世界經濟格局中發揮愈來愈重要的作用,才被納入到這個體系。
  此外氣候寒冷、距離遙遠,也對中國人造成心理上的影響。雖然今年年會舉辦前整個歐洲陷入多年未遇的暖冬,但從開會前一天起,白雪就在阿爾卑斯山麓飄降不停,會議期間,當地最低溫度接近零下30℃。達沃斯沒有直接抵達的飛機,所有人前來都需要坐飛機到蘇黎世或者日內瓦,再轉乘火車而來。中國人往往會產生畏寒畏遠的心理。
  另外,1月下旬往往靠近中國人的春節。比如2006年達沃斯經濟論壇年會召開的第一天就是中國的大年初一,這也是一個讓中國人為難的排期。
  語言是更為重要的原因。中國企業從完成原始積累到逐漸壯大引起世人矚目,只有短短的不到30年的時間。因為歷史的原因,一些頂尖企業家的教育背景,很難以讓他們能夠用英語進行流利的表達,這也使得更多的中國企業家群體,沒有辦法像在自己的母語環境中那樣自如地交流和溝通。
  因此,對于中國移動總裁王建宙在“中國想要充當什么樣的角色”的主題討論中的表現,很多人都認為相當不錯。王建宙顯然是做了充分的準備,據說每天早上他都會進行3個小時的英語學習。在1月25日的討論結束后,在休息大廳里,記者看到王建宙掏出手絹擦汗,與他同臺討論的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中國研究項目主任斐敏欣正在跟他檢討剛才發言的一些技巧與方法。
  徐大麟從2005年開始作為私募基金、風險投資管理者參加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他坦言說,這些看似輕松的發言,都隱含著無聲的較量,其實壓力很大。前兩年他作為臺上討論者發言,在發言前一天晚上經常難以入睡,因此他在2007年推辭掉了主題討論,這樣才有時間和精力,去旁聽更多的討論。對于剛剛加入到這樣一個世界性“秀場”的中國企業家來說,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因此,有留洋背景的中國與會者,占了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中國群體中的很大比例。這天中午聚餐的中國人,朱民和方星海都是美國普林斯頓的博士,美林中國主席劉二飛和第四次來達沃斯參加年會的劉亮都是哈佛大學MBA,吳鷹、徐大麟也都是留學美國的博士。
  歐美名校背景,在達沃斯是無形但又非常重要的敲門磚。在論壇主會場的休息長廊里,經??梢钥吹焦?、芝加哥、哥倫比亞、牛津等大學的校長、獲得過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教授以及系主任被自己的學生攔住問好。
  1月26日下午,哈佛大學校旗在主會場邊上的一家賓館外迎風飄揚,任期行將屆滿的哈佛大學校長薩默斯牽頭在達沃斯搞了一個兩個半小時的哈佛校友會。有 40多人參加了這次聚會,校長和兩位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坐在臺上,臺下站著的幾十位校友像以往在學校一樣提問題,由坐在臺上的三位師長來解答。
  哈佛校友會在達沃斯,只是典型的西方教育、人脈體系的一個部分,這是通往上層經濟、政治資源的重要敲門磚。在200多場的主題討論之外,更重要的交往空間,來自于大小討論后的“達沃斯lounge文化”,即在會場空間提供休息的沙發、走廊上進行交流。在這個空間出現的每個人胸前都掛有自己的名牌,上邊是名字、機構、國家三樣信息,真正考驗人水準的是能否在10秒中內把這些信息消化,然后在大腦里反應過來,如果沒有對應庫存,可以馬上用胸牌在邊上的電腦一刷,然后立即可以從專有數據庫里查找出會員信息,知道這是不是自己所需要交流和溝通的對象。很多人,就是這樣舉著咖啡,游走在這座世界咖啡廳中,與不同人交談,以換取更多的思想與價值。
  這樣的能力和技巧,是正在展露鋒芒的中國企業家所欠缺的。對大部分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熏陶的中國企業家來說,矜持和拘謹成了在如此沙龍文化中如魚得水的最大障礙。哪怕是傳媒中人,也需要是頂級的傳媒從業人員,有豐富的專業積累,才能夠在瞬間反應過來,并且迅速與對象進入訪談狀態。否則,機會就稍縱即逝。五天的時間,200多個議題,不斷游走的2000多人,留給每個人的時間都實在太少。
  除此之外,因為種種原因,相對于歐美的企業家而言,中國與會者在一些話題上顯得克制,沒有展開。馬云沒有留學經歷,他說自己前幾年參會的心得是“用東方人的智慧”來應對一些主題發言與討論。比如他在“誰將改變全球進程”的討論中,只能用公司倫理,來應對主持人關于體制的追問。
  一位觀察者認為,在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之中,中國的角色這些年一直是國際關注的焦點。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已經搭起了一個很好地融入、影響這一進程的平臺,如果能夠有更多的中國企業家來到這里與全球頂尖企業家進行交流、學習,發表他們對全球經濟、中國經濟和地區事務的見解,那么一定能夠對中國乃至世界的未來道路產生更積極的影響。
  1月26日中午朱民和田溯寧的宴請,時間不長,用完餐后,大家還要趕往不同的會場,融入到與不同的思想、價值觀的碰撞當中去。在臨分別前,大家在餐館外的雪地上,拍了張2007年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中國參會人員聚集得最齊的合影。這樣的一張歷史存照,希望在接下來幾年中,可以很快被場面更壯大、參與者更多元的新合影取而代之。
        

  2007年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部分中國人士的合影  黃端/攝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