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中拯救縣中
中國有兩千多個縣,縣域高中約7200所,容納了全國50%以上的學生和他們的家庭。
有一所優質初中學校租好了歡送交流教師的大巴車,結果有教師從前門上車,轉眼從后門就溜走了。
一位優秀老師到了辦學質量更薄弱的榆次八中交流,結果四十多個孩子放棄“擇?!?,跟著回去了。
發自:山西晉中
責任編輯:吳筱羽
山西晉中和順縣,和順一中是該縣唯一的高中,經歷過縣中衰敗,又在當地一系列改革措施后回到了正循環。
2019年夏天,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林小英帶著兩個學生,深入中部一座縣城調研當地高中。
此后兩年,林小英去了湖南、到過陜西,發現“出走”在不同的縣中上演,學生如此,老師亦如此。
很大程度上,高中是縣城的穩定器,在維系一地的可持續發展中起著基礎性的托底作用。中國有兩千多個縣,縣域高中約7200所,容納了全國50%以上的學生和他們的家庭。
林小英將縣中教育比作一場麻將局,當縣教育局局長、縣中校長和老師、學生和家長三方坐定,突然發現代表第四方的優質生源紛紛離場,一桌牌局成了三缺一,剩下的人如何玩下去?
所有人都知道,防止生源離場是關鍵。
2021年4月,鄰近衡水的河北蠡縣就打起了一場生源保衛戰。距離中考還有兩個多月,部分初三學生被送到了縣城兩所高中上課。此舉正是為了留住生源。
而在太行山腳的山西晉中和順,故事有些不同。南方周末記者發現,縣中也曾遭遇同樣困境,但在過去二十年,歷經多項改革和國家專項計劃政策后,衰敗趨勢得到了明顯遏制。當中,晉中市自2013年起實施的優質高中學位100%指標到校政策尤其前衛。
截至目前,這看起來是一個成功拯救縣中的樣本,改革多年后,和順縣第一中學(下稱“和順一中”)——全縣唯一的高中如今生源穩定,高考一二本達線率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師生“出走”
河北蠡縣的生源保衛戰發生時,南方周末記者正在晉中采訪,新聞引起當地很多老師的注意。蠡縣生源外流嚴重,2020年,全縣成績前500名初中考生,有近兩百人去外地上學。
和順縣一位老師直言“太瘋狂”,而幸運的是,“我們縣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但在10年之前,這也是和順的故事。和順縣是晉中兩個原國家級貧困縣之一,位于太行山中段,以山地、丘陵居多,全縣常住人口14萬多人,共有13所初中,全是公辦學校,和順一中是一所典型的縣中,建于1952年。
和順縣教科局局長周武生回憶,2010年,中考前十名有一半去了晉中市區最好的榆次一中,有些優秀學生被鄰近縣挖走,還有家庭條件較好的把孩子送走。
“好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