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江醫改”親歷者揭秘 原創 2021-07-17 健言 醫保要全面鋪開,如果籌不到資金就是一潭死水?!拔覀円缘胤椒ㄒ幍男问?,聯合稅務部門,將醫保金直接從企業繳稅中扣除,提高了籌資政策的剛性?!?br /> 林楓召集所有院長開會,每人發了一張價格表?!叭绻愕乃巸r比其他醫院高,要么是你傻被人騙,要么就是你壞,拿了人家的好處。從今以后不要讓我看到你比別家價格高,誰出問題誰把帽子拿掉!” 如果說過去近三十年的醫改已經初步解決了“從無到有”的問題,進入繼續深化改革的新時代,醫改要把重點放在“從有到優”上,以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健康生活的需要。 (本文首發于2021年7月15日《南方周末》) 南方周末記者 崔慧瑩 南方周末實習生 易永艷 發自:江蘇鎮江 責任編輯:曹海東 多年以后,提及辦公室墻上“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幾個大字,蔡文俊仍會回憶起剛接到任命,成為鎮江市社保局第一任局長的那個時刻。“我一個光桿司令,要組建班底,把散落在原人事局、勞動局、衛生局、民政局的社會醫療保險職能統一管起來,在制度規劃上很有遠見,但實際操作卻很困難?!睉浖斑^往,蔡文俊難掩激情。27年前,國務院在江蘇鎮江、江西九江率先啟動醫改試點,推行以“醫保統籌基金+個人賬戶”為基本模式的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由企業、財政負擔全體干部職工及家屬的醫療費,轉向個人與單位共同繳納醫療保險,社會統籌支付。這項史無前例的對醫藥衛生體系支付方進行的改革,奠定了我國社會化醫療衛生模式的基礎,推動了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進程,史稱“兩江醫改”。“兩江醫改”及其他試點城市取得成效后,1998年國務院頒布《關于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決定》?!盀楹罄m全國職工醫保的建立奠定了基礎,同時也指導了后來的新農合和城鎮居民基本醫保制度?!敝袊鐣U蠈W會常務理事仇雨臨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經過多年發展,中國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全民醫療保障網——國家醫保局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基本醫保參保人數13.6億人,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鎮江市社保局第一任局長,“兩江醫改”親歷者蔡文俊。 (南方周末記者 崔慧瑩/圖)2021年7月,在向南方周末記者講述往事時,蔡文俊用“最艱難、最無悔”來形容職業生涯的“高光時刻”——自1994年4月接受醫改任務后,蔡文俊成為了鎮江醫改最初的實踐者和奠基人。“國家指明了方向,我們作為實踐者,不管走一條爛泥路、石子路,還是水泥路,都要千方百計把這條路走通?!辈涛目≌f。為老百姓提供更完善、更全面、更高質量的醫療保障,才是醫改的初心與使命。 (視覺中國/圖)“摸著石頭過河”結束計劃經濟時代的“免費醫療”有多難?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國醫保制度看似“很美”:看病基本不花錢,但這種國家和單位大包大攬的過度福利制度,造成嚴重浪費和欠費并存的困境。以鎮江為例,醫改前,三分之一的企業能正常報銷醫藥費,三分之一的企業根本無力報銷醫藥費,三分之一的企業要排隊幾個月甚至幾年才能報銷。即便公費醫療也有虧空,當地一位鄉鎮干部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當時自己和孩子醫療費用都報不了,“市級公務員能正常報銷,但基層出了問題”。同樣的困境出現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國家醫保局副局長陳金甫曾撰文回憶說,當時僅上海紡織行業拖欠職工醫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阿柴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