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溪:相見恨晚,但現在去還不晚

沙溪,處處看起來“本該如此”,其實背后都是看不出用力痕跡的修復和規劃。那句“你必須很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的雞湯,也適用于古鎮修復——

然而,“復”難“興”更難,比起修復古鎮歷史風貌,給沙溪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未來是要復雜得多的事情。無論如何,沙溪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古鎮修復的范本,打破了中國古鎮毀滅式開發的怪圈。

責任編輯:楊嘉敏

對沙溪的第一印象,是光影,植物和民居的影子投在黃墻上。陽光燦爛,清靜無人,老房子,石板路小巷。走到一個廣場,樹影鋪滿磚石地面,心中一震。抬頭,只見一棵蒼勁蔥郁的參天老槐樹,想起《雪國》里的一句話:抬頭望去,銀河好像嘩啦一聲,向心坎上傾瀉了下來。

這就是沙溪古鎮的心臟四方街,矗立著古戲臺、興教寺和成排的馬幫店鋪。一位老人家坐在馬店客棧前的木樁凳子上,吃著手里的瓜子,那個津津有味,讓我幾乎想放下相機過去跟他討來吃。廣場上原有兩棵百年老槐樹,戲臺演出的劇目中就曾有一出《雙槐記》。十多年前修復廣場時,其中一棵老樹壽終正寢,齊根折倒,人們又在同樣的位置種了一棵等它長大。

遙想當年馬幫在樹蔭下休息,市集熙來攘往,何其熱鬧。如今,沙溪成了茶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古市集,背后是近20年、耗費1400萬的沙溪復興工程。

沙溪位于兩大旅游名城麗江和大理之間,隸屬劍川縣,但由于不在大麗高速公路(大理—麗江)沿線,知道的游客并不多。從大理或麗江開車到沙溪都要近兩小時,搭乘班車則需要到劍川轉車。鶴劍蘭高速沙溪支線計劃在2021年9月30日通車,那些喜歡沙溪的人們擔憂,交通變得便利后,沙溪會不會成為又一個被旅游開發毀掉的古鎮?

古鎮日落時分 (駱儀/圖)

520歲的古樹

冬日到訪沙溪,原本以為會見到一個略為蕭瑟的古鎮。沒想到,日間暖洋洋的太陽曬著,氣溫竟能升到20度,趕緊脫下厚重的羽絨服。當地人告訴我,沙溪年溫差小、日溫差大,冬可避寒,夏能避暑。

在沙溪,季節感有點模糊。既有繁茂的長青樹,也有葉子落盡只余枝干的大樹,挺拔肅穆,還有銀杏,金燦燦的葉子在風中搖曳得晃眼。民居也就一兩層樓高,樹木就顯得特別高大。

沙溪最老的樹,大概是東寨門附近那棵黃連木,520歲。不過冬天的明星樹應該是柿子樹:在巷子深處的宅院里伸展出來,低矮的圍墻擋不住它,引得路人紛紛駐足仰望、拍照。柿子樹的葉子都掉光了,綴滿黃橙橙的果實,看得人嘴饞。走進柿子樹下的院子,原來是一家民宿,訂房平臺上卻搜不到。老板一邊削著柿子皮一邊說,只接待線下顧客。柿子樹上已經掛了好多串削皮晾曬的柿子,以及住客們“柿柿如意”的許愿。

“柿柿如意” (駱儀/圖)

午后陽光變得柔和時,要去小溪邊,看那些金黃的柳枝和湛藍天空投影在水中,江南水鄉的韻味,原來在這西南高原也能遇見。

沙溪的樹并不孤單,它們代表著歲月,代表著這個地方的歷史痕跡被保留了下來,還有古鎮原有的格局、寨門、街巷、老宅……那些沒有老樹的古鎮古村,或是殘留了老樹卻蓋了許多新房子破壞格局的地方,必定沒有沙溪這樣的氣氛。

高原水鄉 (駱儀/圖)

茶馬古道集市,始于食鹽交易

沙溪留下的年代標語倒是不多。一面老宅黃墻上,既有墨色豎排的“紫氣東來”,這是白族民居常見的詩詞繪畫裝飾,又有紅色橫排大字標語“堅決消滅血吸蟲病”,兩者交疊,比拼著誰能在墻上留得更久。另一處顯眼的標語在四方街:“中國要富強,民族要興旺,人口要控制?!边@棟房子現在是一家咖啡館。

四方街因地形得名,四方形的廣場四周圍著一圈店鋪,東西兩面分別是魁閣帶戲臺和興教寺。四方街是先有寺后有街,這里何以形成茶馬古道上的集市,要從沙溪的地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梁淑怡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