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在沖突的時代建立對話的文明”——杜維明訪談
一個社會如果沒有批判意識,沒有批評的聲音,它就沒有真正嚴格意義上的反饋系統,沒有反饋系統就難有自知之明,難有自省能力,而且要進一步發展非常困難。
責任編輯:劉小磊
□受訪:杜維明(哈佛大學教授)
我一直感覺很不幸。新左翼、自由主義、傳統文化,現在好像都是各說各話,大家不能在一個平臺上進行良性的對話。三種思潮中間有很多的矛盾沖突,沒有交集,不能公開地在公共領域進行辯論,也沒有真正的學術平臺使大家坐在一起討論,他們很多的意見不能在不同的媒體發表。
就國內思想界而言,我覺得現在負責任的批判很少,因為起哄的批判非常多。
起哄的批判經常是極端的,極端造成反彈的可能性非常大。也會給“政治”提供很多的借口,不利學術的發展。我覺得中國應該成為一個對話的中國?,F在我期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