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郵政,一個跨界巨無霸的轉身
對中國郵政貢獻利潤最多的還是其控股68.92%的郵儲銀行——2019年,郵儲銀行凈利潤達到610.36億元。如何提振其他業務,仍是中國郵政亟需解決的問題。
以目前中國郵政的市場份額來看,此次提速對整個快遞市場的影響有限。2020年,國有企業在整個市場的業務量占比僅有10%,業務收入僅占比8.7%。
責任編輯:顧策
過去兩個月內,一向低調的中國郵政突然兩次登上微博熱搜,狠狠刷了一回存在感。
2021年6月4日,有網友爆料自己家樓下中郵大藥房成立奶茶店,名為“郵氧的茶”。6月28日,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宣布啟動新一輪大提速,覆蓋全國一千余座城市,在多?。ㄗ灾螀^、直轄市)地區實現運郵次日達。
這兩件事展示了中國郵政的進取心。
這家擁有125年歷史的國企(從1896年大清郵政官局開辦算起),一直承擔著“再遠也要送達”的郵政普遍服務的重任。在人們印象中,這是虧本的生意。
但事實上,中國郵政并不需要為生存擔憂。除了財政部對郵政普遍服務每年逾60億元財政補貼,為它分憂的主要是郵政儲蓄銀行(601658.SH、01658.HK)、中郵保險等多元化業務。
中國郵政披露的2019年財報顯示,其年收入6173億元,利潤539億元。在《財富》雜志發布的2020年世界500強排行榜上,中國郵政首次進入百強行列。
對中國郵政貢獻利潤最多的還是其控股68.92%的郵儲銀行——2019年,郵儲銀行凈利潤達到610.36億元。如何提振其他業務,仍是中國郵政亟需解決的問題。
從政企分開到混改
早在2007年,郵政體制改革就走出了第一步——國家郵政局和中國郵政集團公司重組完成,實行“政企分開”。
曾任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快運分會副秘書長的劉建新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郵政體制實行“政企分開”后,考慮到財政部要對中國郵政的虧損進行補貼,當時決定,暫時由財政部代表國務院履行出資人的職責,對新組建的中國郵政進行國有資產監管,而不是國務院國資委。
“國家批準其繼續獨家經營我國的普遍服務業務,并且享受國家的各種優惠政策,它在我國的中高端快遞市場中也還有一定的份額?!眲⒔ㄐ抡f。
2015年4月,中國郵政發布公告稱,集團擬吸收合并31個省級郵政公司,從原有的母子兩級法人體制改為總分公司一級法人體制。中國郵政調整管理架構后,意味著各省分公司將獨立經營權上繳,僅僅負責執行。
此后,中國郵政的改革再次停滯。
2019年2月,全國政協委員、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教授鐘茂初公開建議,“對中國郵政實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以混改推動郵政系統的深化改革,以此促進郵政服務質量變革效率提升”。
當年,中國郵政的混改被提上日程。
據中國郵政官網消息,董事長劉愛力在2019年10月8日表示:“加快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汪亞純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