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著手電筒接生”:暴雨斷電,鄭州醫院的24小時自救
沒有電的產房里,只能靠三四個人“打著手電筒接生”,好在一切順利,“昨天晚上我們產二病區生了七個寶寶,比平時還多?!苯洑v了一晚上的忙亂,一位醫護工作者在朋友圈寫道:“你出生的第一天,就要面對這世界的洪水猛獸。即使只剩下一束光,我們也用盡全力為你點亮,為你保駕護航?!?br />
曹月月的媽媽去醫院探望病人,沒想到當晚在醫院坐了一夜板凳,回憶起來“可害怕了,感覺(像)地震一樣,黑咕隆咚的,熱倒不熱,就是害怕”。
24小時斷電背后,是醫療機構選址的警示:不僅要交通方便、地質構造穩定,還需考慮地勢和建筑設計。
責任編輯:汪韜
“我媽回來了?!?/p>
2021日7月21日下午3點半,在整座城市的焦急等待中,受災嚴重的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河醫院區出行逐漸恢復,曹月月也終于盼回了母親。
7月21日下午,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河醫院區出行逐漸恢復。
一天前,20日下午,曹媽媽去醫院1號樓的7層病房看望曹月月的三姨,三姨剛剛做完靜脈曲張手術。晚上8點39分,曹月月收到媽媽借用三姨手機發來的微信語音消息:“回不去,不回去了,一樓都淹了,醫院全部停電了?!?/p>
之后,曹月月就再也沒聯系上媽媽。這所河南省最大的三甲醫院,由于規模大、接診患者人數多,也被網友稱為“宇宙第一醫院”。河醫院區是老院址,緊鄰金水河,在20日下午,遭遇歷史極值的大雨后,全院斷電。
據曹月月向南方周末記者轉述,媽媽當晚在醫院坐了一夜板凳,回憶起來,“可害怕了,感覺(像)地震一樣,黑咕隆咚的,熱倒不熱,就是害怕”。
暴雨的侵襲往往伴隨著斷電,如果室內的電源沒有切斷又遭水浸泡,很容易發生短路和放電事故。在這場極為罕見的特大暴雨中,人工供氧、打著手電接生新生命……手術室和病房里上演著救人和自救。
不可忽略的是,24小時斷電背后,是醫療機構選址的警示:不僅要交通方便、地質構造穩定,還需考慮地勢和建筑設計。
2021年7月22日,鄭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河醫院區的地下車庫還有積水,救護車等車輛現都停放在首層地面層。
短信報平安
失聯是從7月20日晚開始的。經過一天的使用,大部分智能手機的電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汪亞純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