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情是如何冷卻的-中國搖滾30年

全國人民都聽同一盤磁帶,看同一個歌手,想同一個問題,說同一個話題,究竟有什么好?轟動有什么好?轟動跟我有關系嗎?

責任編輯:朱又可

中國搖滾樂的熱情,因信息和文化的貧困而引發,又因信息和文化的饕餮滿足而冷卻;因意識形態的傾斜而引發,又因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懸空了意識形態而冷卻;因信仰和思想的動蕩而引發,又因時尚和消費邊緣化了精神自豪感而冷卻。

 

 

中國搖滾樂的30年,在形式上,它是西方搖滾樂的一次大饕餮,現在,饕餮已經進入了尾聲,形式已經失效。在內容上,它是中國政治大變局的浩大回聲,隨著前一個時代徹底成為歷史,中國搖滾樂最關鍵的一個內容,也差不多已經失效。

并不知道這家伙唱的是搖滾樂

 

搖滾樂是一種完全外來的音樂。

早在1950年代,搖滾樂即已在西方產生。中國人接觸這種音樂,理論上說從這個時候就已經開始。當然,這種接觸是個別人的、局部的、極小范圍的。

史料記載最早的中國搖滾樂隊是“萬李馬王”,從1979年起,這個松散的、不怎么正式的演奏/演唱班子開始在北京高?;顒?,翻唱“甲殼蟲”、保羅·西蒙等中國人聽起來比較柔和、優美的曲子。

1989年以前的中國搖滾樂,可劃歸為中國搖滾的“無名時代”。當時,樂手們并不知道自己玩兒的是什么玩意兒,聽眾們更不知道。1986年,崔健在北京首體唱出《一無所有》、《不是我不知道》,這一年被普遍認為是大陸搖滾樂的誕生元年。這是一個追認的結果。其實直到1989年,中國人并不知道這家伙唱的是搖滾樂。完全由于《新長征路上的搖滾》的影響,由于崔健把這張爆炸般的專輯以搖滾命名,崔健和搖滾樂開始被廣泛談論,此后,與之相關的北京民間音樂圈遂被稱為“北京搖滾”。

與大陸的閉關鎖國不同,臺灣、香港一直保持著與西方流行音樂接觸的機會,但有趣的是,兩地在外來影響下產生的音樂,是“溫拿”、許冠杰、泰迪羅賓這樣的流行、民謠樂種。兩地最早的搖滾音樂人羅大佑、Beyond樂隊等,一直要等到1981年才出現。搖滾樂需要一個政治相對開明的環境,尤其是需要一種思想、文化上的大激蕩、大變局,從世界范圍的搖滾樂歷史來看,這一點在所有國家、地區概莫能外,搖滾樂是一種思想動蕩的載體。在中國,更有趣的一點是,后來,只有大陸的搖滾樂風起云涌,港臺地區的搖滾樂一直隱而不張。

形式的新鮮感是搖滾樂給中國人的第一個刺激,也始終是最大的刺激之一。自1989年之后,中國的搖滾樂一直處在一種拼命學習的狀態,更準確地說,是一種饕餮的狀態。在大約20年的時間里,中國搖滾樂快速吞食并再現了西方50年里大部分的搖滾樂品種。

從時間的演進上看,中國饕餮具有從粗學到細分、從大門類向小分支演進的特點;具有越到后期越與當下潮流快速接軌的特點;從摸不到潮流的脈搏,到日益被潮流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