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之后,中國仍有青年在愛你” :從《覺醒年代》到網紅陳獨秀
陳獨秀在《駁康有為致總統總理書》里,名為駁斥,開頭卻大談康有為的影響:“天下之敬愛先生者,無不為先生惜之?!鄙驌u由此打趣:“低情商:我要駁你了。高情商:我覺得你很可惜?!?br />
2021年5月27日,陳獨秀忌日,于依安所在的粉絲群給獨秀園的工作人員打電話,拜托為先生送上兩束花,一束代表向陽而生的向日葵,一束代表熱烈熾熱的紅玫瑰?!拔覀兯偷牟皇莻鹘y的菊花,因為覺得他是極有少年感的人,我們這些喜愛他的人也不能俗套,要送一些不一樣的東西給他?!?br />
(本文首發于2021年7月22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劉悠翔
在2021年的熱播劇《覺醒年代》中,陳獨秀(中)的形象引起了許多年輕人的興趣。
人們對“陳獨秀”的興趣超過了以往任何時候。2021年5月-7月,陳獨秀一詞的百度搜索指數達到歷史新高,資訊指數同比增長993%——這源于電視劇《覺醒年代》的熱播,演員于和偉飾演了一個特立獨行、極具個人魅力的陳獨秀。
那段歷史時期的陳獨秀,有多重文化和政治身份,他是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的旗手,是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也是新青年的偶像和精神領袖。
2021年7月,西安某教育機構的初中語文老師陳舟琪帶著鮮花,專程來到一千多公里外的安慶獨秀園拜謁,看到巨大的石雕刻著《敬告青年》:“自主的而非奴隸的,進步的而非保守的,進取的而非退隱的,世界的而非鎖國的,實利的而非虛文的,科學的而非想象的?!?/p>
安慶獨秀園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這段時間,前來參觀人次較往常多出了三分之一,獨秀園二期正在規劃中。
2018年,陳獨秀的名字成為網絡流行詞。1914年11月,陳獨秀開始使用“獨秀山民”的筆名時,好友汪孟鄒便誤會其有一枝獨秀之意。據陳獨秀解釋,該筆名其實源于家鄉安慶的獨秀山。
一百多年后的互聯網時代,人們延續了這種字面意義上的“誤會”,創造出許多無厘頭的名梗:“陳獨秀的秀”“陳獨秀都沒你秀”“陳獨秀同學請坐下”——用于稱贊精彩的網絡評論。不過,這次由流行語引發的“陳獨秀熱”很快衰退,人們尚無意繼續探究這個已經逝世七十余年、頗具爭議性的歷史人物。
2021年2月,《覺醒年代》開播,劇中的陳獨秀形象引起了許多年輕人的興趣。山東大學的大三學生文棠看到劇中的仲甫先生嗑瓜子、吃涮羊肉、辦《新青年》籌款成功后開心地趴在雪地上,不禁向朋友感嘆:“這個人跟我想象的不太一樣,歷史上是這個人設嗎?”
“以前會感覺歷史人物離得很遠,他們所作的貢獻和付出都非常沉重,但是看到劇中的陳獨秀,感覺非常鮮活有趣,于是對歷史上真實的陳獨秀產生好奇心?!痹诤贾菽乘狡蠊ぷ鞯?5后沈搖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一開始,沈搖進入陳獨秀的微博超話,發現頭像竟是一個用以戲謔調侃的表情圖片,互動者寥寥。此后進來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如今已有上千人,話題也演變為討論陳獨秀的生平故事。有粉絲說,隨著了解的增多,產生了“類似于現在追星的感覺”。
歷史上的陳獨秀在他們面前徐徐展開,包括《覺醒年代》劇情之外的豐富面貌:1915年之前,出身富貴,東渡日本,創辦報紙,參加革命;1921年之后,政治顛沛,身陷囹圄,被誣叛國,最終病死他鄉——不僅與劇中的陳獨秀一般擁有熱烈和朝氣的前半生,又因后半生的悲劇命運令人扼腕唏噓。
“像孩子一樣純真熱烈”
上海海事大學翻譯專業的大二學生于依安,自從看到電視劇中的陳獨秀,便被“人格魅力征服,開始瘋狂閱讀他的一些文章”。于依安讀到陳獨秀十八歲時寫成的《揚子江形勢論略》,七千余字講述了長江布防的國防構想。于依安“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阿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