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北大讀技?!?,周浩十年“歧途”
在世俗眼光中,周浩是脫離普通教育的“正軌”,誤入職業教育的“歧途”?!斑@個決定都做出來了,我肯定不會去否定,我很少去想這個事情做得對還是不對?!?br />
因為學歷上的劣勢而被區別對待,這是技工院校畢業生的普遍遭遇。周浩也未能幸免。在教師中選拔管理層時,“領導都不好意思把我的簡歷遞上去?!?br />
為了當好“老師的老師”,周浩去北師大旁聽過幾門課程,將來打算攻讀教育學博士?!耙m應這個大的社會環境,一個門面上的頭銜還是需要的”。
(本文首發于2021年7月22日《南方周末》)
發自:北京
責任編輯:譚暢
2018年,周浩參加第一屆全國技工院校教師職業能力大賽,現場講課。
周浩又在短視頻平臺上看到了自己的故事。
10年前,他從北京大學退學,轉學到北京工業技師學院(以下簡稱“北工業”)——一家以培養高級技工、技師為主要任務的綜合性職業教育培訓學校。一篇偶然的新聞報道,給他打上“棄北大讀技?!钡臉撕?,他的經歷從此廣為人知。
周浩謝絕了后續所有采訪。但這些年間,他最初被公眾記住的信息,依然以各種形式在互聯網上傳播。一旦碰到合適的話題,他的經歷又會被翻揀出來,重新包裝,供公眾反復咀嚼。
“見證一位‘北大叛變者’的離去”“用社會的殘酷逼這個‘浪子’回頭”“天之驕子落凡間”……網友肆意評論著周浩10年前的選擇,但很少有人知道他的現狀。
實際上,從北工業畢業后,他曾留校任教5年,后又離職加入北工業原院長童華強創辦的教育咨詢公司,成為一名職業教育咨詢師。
“我希望更多技工院校出來的孩子能被大家看見?!苯?,周浩接受南方周末采訪說,作出這一決定,既是為了撕掉身上老舊的標簽,也是為了增進社會對職業教育的了解。
“我很少去想當年對不對”
一間閱覽室,書架上擺滿《職業教育研究》《中華手工》《藝術與設計》等期刊,中央散坐著9名“學生”,他們是工藝美術高級技工學校(以下簡稱“工美”)景泰藍和雕漆方向的教師,其中有碩士畢業生,也有博士畢業生。
站在臺上的是職業教育咨詢師周浩,技工院校數控專業畢業。2021年7月8日,他來為臺下的“學生”進行暑期最后一次集中培訓。
指導工美建設課程體系與人才培養模式,這是周浩2019年成為職業教育咨詢師以后接手的一個項目。培訓過程中,教師們輪流上臺展示教學活動策劃,周浩做出點評。
點評時,周浩尤其注重指出課程真正落地還需要考慮到什么。在技校學習3年、任教5年的經歷,使他能敏銳地預見職業教育課程落地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
數控出身的周浩,在專業方面擅長的是通過程序控制機床加工金屬零件。而在培訓現場,他對景泰藍制作的一百零八道工序也表現得爛熟于心。這是他為了這個項目,上網查閱大量資料并在實訓場地觀摩景泰藍制作的結果。
其實,自從兩年前離開北工業、加盟童華強的職業教育咨詢公司,周浩的視野不再局限于某個具體的職業教育專業?,F在,他關注的是職業教育本身。
“不是說(離開北工業)就不是老師了,”童華強這樣解釋周浩的工作,“他現在是(職業教育)老師的老師?!?/p>
“做咨詢最重要的就是溝通?!惫っ赖男@位于北京六環外,自從接手這個項目,周浩幾乎每周都要驅車前往兩三次,和教師面對面溝通,提供課程改進建議。
周浩稱自己為“職業教育的受益者”,在這條路上越走感情越深。他相信,自己為技工院校提供的咨詢服務,能使職業教育變得更好。
2021年6月,周浩(右一)在工藝美術高級技工學校做咨詢,與教師面對面溝通。
如果說,周浩現在的工作是嘗試改變職業教育,那么在十年前,他是被職業教育改變的那一方。2011年,周浩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陳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