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洪災公益觀察丨多方社會力量馳援河南災區,互聯網催生救災新生態
7月17日以來,河南省遭遇極端強降雨,牽動全國人民的心。7月21日3時,國家防總將防汛Ⅲ級應急響應提升至Ⅱ級。災情發生后,當地救援力量緊急開展救援,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據央視新聞報道,連續的強降雨致使鞏義發生嚴重洪澇災害,鞏義市多處房屋、圍墻倒塌,目前已統計到至少4人死亡,14座水庫溢洪道出水,2個鎮區大范圍被淹。目前全市共轉移居民6210戶、23663人。
面對強降雨及城市內澇災情,社會各方力量也在積極響應,施以援手。
社會各界捐贈累計21億元
截至7月22日14時30分,阿里巴巴、螞蟻集團、騰訊、字節跳動、美團、滴滴、拼多多、牧原股份、工業富聯等四十余家企業,公開承諾的捐贈總額已超過18億元。
支付寶公益、騰訊公益、水滴公益等互聯網公募平臺開通了“馳援河南暴雨災情”“馳援河南洪災”等募款專區。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壹基金、愛德基金會、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河南省紅十字基金會、邯山區慈善總會等公益機構,通過互聯網公募平臺發起的十余個公募項目,已完成籌款目標。累計530萬余人次,捐贈總額超過2億元。
鄧超孫儷夫婦、時代少年團、楊冪、李佳琦、薇婭、李玉剛等86個藝人團體或個人,累計捐贈超1億元,并通過微博等,利用其影響力與號召力引導粉絲有秩序進行災情信息的擴散,安撫網友情緒,號召廣大網友積極捐款,助力河南共度水災難關。
除此之外,本地企業的應急救援也以其反應迅速、直擊痛點而被受災群眾所認可。
7月21日,順豐集團宣稱已協調到30000個編織袋正在抓緊運往前線,抗汛裝沙。此外,河南順豐在鄭州、開封、新鄉等地營業網點,在確保場地安全情況下,為有避險需求人員開放場地,提供休息與應急幫助。中國石油也在其官方微信賬號中發布“搶險保供加油站信息表”,包括詳細位置和聯系電話。
同日,阿里巴巴發布救災行動匯總:旗下菜鳥物流調動鄭州及周邊地區的運輸配送力量,全天24小時響應,全力支援搶險救援和居民生活物資的配送;盒馬集市河南倉向鄭州市7000個社區免費提供首批45萬件蔬菜、糧油等生活日用品;1688平臺和淘特聯合上線防汛物資直供專區,緊急調度山東臨沂編織袋產業帶和青島皮劃艇產業帶等9500家工廠庫存直供河南。
中央黨校應急管理培訓中心教授李雪峰對各類社會力量參與救災一事持積極態度,并認為這種自發的救助行動,儼然形成一種“生態”。
來自社會各界的行動還有很多,這些鼓舞人心的消息,對身處災區的人們釋放極大的善意。但與這些捐贈信息同時出現的,還有一段又一段洪水洶涌襲來的視頻,一個又一個被困其中等待救助的人,一條又一條令人揪心祈求救命的信息……
而在另一端,率先響應的救援隊和公益機構,卻在社交媒體洶涌的求助信息中“手忙腳亂”:有的救援隊在朋友圈或社交媒體看到求救信息后立即前往,卻發現求助者早已被救走;有的求助者眼睜睜看著洪水攀升,自己的求助信息淹沒在社交媒體的信息狂潮中,等不來救助的人。
信息是否能夠有效且準確在救助者和求助者之間傳達,成為突發災害救援早期必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共享文檔優化救災信息網絡
“這是救災自發性的必然缺陷,不管用什么方式,信息能夠傳遞出去就很了不起,”李雪峰認為,“但事態發展到一定程度,這種無序的自發行動便不夠用了,需要進行升級。”
7月20日晚間,一張基于表格信息的截圖傳遍網絡,內容為河南省各地救援隊名稱、負責人及聯系電話。
有身處鄭州的網友轉發到朋友圈,并配文“希望神兵天降”。作為本次洪災較早出現的救援信息集合,這張圖片的意義不僅僅是聯絡,更是希望。
隨后,諸多媒體開始轉發這張圖片,并逐漸演化為各類緊急求助通道,開始匯集各方信息。但作為單方面求助通道,受困于資源限度和援救場景,這樣的模式很難獲得快速響應。
由身處災區的公眾開始,基于各類共享文檔的求助信息匯總,以其及時反饋、易于操作等優勢,逐漸刷遍各類社交媒體,并得到包括石墨文檔、騰訊文檔等產品方的技術響應與支持。
在名為“待救援人員信息+漏電位置提醒+救援隊信息”的騰訊文檔中,緊急程度用紅色表示,已核實信息用綠色表示,待救援人員信息明確,動態變更。據騰訊方面數據統計,截至7月21日21點,文檔已有250多萬次訪問量,創下了產品單個文檔的訪問量紀錄,并已經“自發”更新至第270多版。
騰訊文檔也上線“河南暴雨互助”的文檔模板,24個文檔模板內容涵蓋“河南暴雨緊急求助通道”“物資求助聯系信息收集”“河南救災酒店免費入住登記”“災情辟謠信息”“失聯親屬信息收集”等,服務對象包括受災群眾、救援隊、公益機構等,截至發稿前,這些文檔人氣值超過5.1萬。
石墨文檔則聯合民間互助組織,整理緊急求助信息登記、志愿者信息登記、防汛知識匯總。在其發布的“速擴”信息中,石墨文檔承諾為“奮戰在抗汛一線的政府部門、醫療機構、公益組織、社會團體、個人志愿者等免費提供高級版產品及服務”,并附申請入口。
有參與一線救災的公益從業人員對此表示認可,認為基于共享文檔的救災信息網絡,在災情尚不明確的時候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導航APP開啟社會互助通道
7月21日,高德地圖、百度地圖、騰訊地圖等導航類APP,啟動互助通道,通過地圖為河南用戶提供查詢救援隊電話、附近避難場所信息以及發布求助信息等功能。
網友“amap_OsVHpuOGz1”通過高德地圖,發布了自己的求助信息,“救援電話都打不通,求助通道信息也都填了,目前沒有任何反饋”。
一家八口被困家中,其中就有兩位老人和三個孩子。周圍村莊幾乎疏散完畢,停水停電加上手機信號不好,“水位不斷上漲,已經沒腰”,讓一家人陷入了無助之中。
無獨有偶,面對來勢洶洶的洪水災情,普通市民對于道路情況、臨時安置點的需求也隨之增加。騰訊地圖推出的“鄭州互助地圖”,匯總了鄭州地區的求助點、積水點、互助點信息,分別通過紅色、黃色和綠色圖標表示,數以百計的求助信息,密密麻麻的分布在鄭州城區地圖上。
數十家酒店通過“鄭州互助地圖”發布了“避難點”信息,明確標注了自己能夠提供休息區、礦泉水、一次性潔具等用品的信息,以及聯系電話,用戶可以通過這些信息,根據自身的需要選擇地圖上就近的休息場所。
熱心網友紛紛提供救援隊的聯系方式,或者親自前往救援。
在網友“amap_OsVHpuOGz1”發布求助信息一小時后,第一條回復出現:“不要急,我們在路上”,網友“郝楚,華”的這句留言,這讓“amap_OsVHpuOGz1”一家人看到了希望。
隨著災情的逐漸明晰和控制,這些問題隨之得以解決。7月21日,應急管理部救援協調局發布公告,要求擬前往參與應急救援的社會力量先與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揮部取得聯系。
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多方投入,試圖將災害的損失降到最低,讓河南地區的普通民眾生活盡快回到正軌。
截至7月22日14時30分,全國各界捐助信息(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