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雜記 | 青少年英文切口指南

責任編輯:朱又可

一老師正在給孩子上英語課。 (新華社記者 張愛林/圖)

前幾天收到微博通知,說我進入了“摸魚”級。去查看什么叫“摸魚”,發現有兩個說頭:微博視活躍程度,將用戶分潛水、摸魚、冒泡、暢游、活躍、大佬、王者等等級。人的三六九等,本來是很俗的事,被游戲化一番,就沒有了那么森嚴恐怖,沒有那么招惹羨慕嫉妒恨了。淡化概念的嚴肅,增加游戲成分,應該是每一代年輕人都會有的社會貢獻?!懊~”的另外一個意思,說的是上班時玩耍,來源于“渾水摸魚”。英文就是slacking。 

這樣的中文網絡術語花樣翻新得讓老漢目不暇接,需要經常去搜索是什么意思。為啥去搜呢,不是為了學著講,而是起碼知道什么意思——這是多年做翻譯留下的病根。最終,對于這些時興詞匯,我往往需要那種在廣東的外地人常見的境界:識聽唔識講。

在英語里也一樣。過去學英文的時候,同學們以會英文的俗語俚語為榮,英文“地道”(idiomatic)就是從俗語(idiom)而來。后來在美國上學,發現學術英語中要避免這種口頭表達中常見的俗語?,F在我還上一門課,改學生作業的時候,一樣對俗語俚語予以批評指正,喀嚓喀嚓,統統改掉。

與此同時,在家里,兩個小孩的英文說法,也常讓我一頭霧水。美國新新人類發明了一套青少年“切口”或者說“黑話”(teen jargon)。我這些說法有不少是跟小孩學來的,感謝他們的貢獻。這里略舉幾個例子,拋磚引玉。

Lit: 青少年說Lit的時候,等于過去說的“玩得開心”, 很“嗨”。家長別聽到這個詞開始緊張:過去Lit 是指酗酒,雪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梁淑怡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