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教育是未雨綢繆”
“很多孩子會被灌輸,你被侵犯是因為你太招搖,比如穿著暴露、舉止輕佻。這會讓一些孩子背負沉重的心理壓力,我們的教育會跟孩子們一塊兒來分析,誰才是受害者。不管我穿成什么樣,你都不能來侵犯我,這是最基本的道理?!?br />
“一些女孩從人格上來說,可能是缺乏獨立性的,有依附的意思。她會覺得你是我的偶像,你想怎么著都行。她不知道偶像并不是真的喜歡她,只不過是在玩弄感情?!?/blockquote>責任編輯:邢人儼
1980年代末,自云南省首次發現艾滋病病例以來,到21世紀初,該省曾長期是全國艾滋病流行的重災區,經歷過一段漫長的防控歷史。在當時禁毒防艾的社會風潮下,性教育因此進入云南省的中小學校園。
青少年性教育專家、昆明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焦鋒是參與其中的一員。他從事性教育相關的普及工作已有二十余年,擔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環境項目培訓專家、云南省人口與計劃生育宣教中心特聘專家。
焦鋒常年在西部農村和少數民族地區開展工作,云南省129個縣,他去過100個。云南、甘肅、青海、山西等中西部地區的教育資源相對匱乏,性教育缺失引發的社會問題尤為凸顯。
焦鋒致力于開展全面性教育(Comprehensive Sexuality Education,簡稱CSE)。201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更新的《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提倡通過高質量的全面性教育(CSE)促進人類健康和福祉。這也是國內許多專家大力倡導的一種性教育理念,它包含生理層面的性,還涵蓋社會、心理層面的性。
圍繞青少年全面性教育相關議題,焦鋒接受了南方周末記者專訪。
“不管我穿成什么樣,你都不能來侵犯我”
南方周末:吳亦凡事件之后,有一種說法認為,這與我們性教育的長期缺失有關,你如何看待這種說法?
焦鋒:性教育我們國家一直在做,但是以往更多聚焦在生理衛生的健康層面,是遠遠不夠的。因為性教育是一個綜合立體的課程體系,我們現在倡導“全面性教育”,英文叫CSE。它里面就包含了性權利的覺醒和性意識的喚醒。性教育是一種個人權利意識覺醒的教育。我們為什么講人流、防范性侵,實際上也是讓每個女孩子學會保護自己。
南方周末:這兩年關于親密關系中的隱性暴力、PUA、性同意等問題也持續被廣泛討論和關注。尤其是在權力關系不對等的親密關系中,地位更低的一方可能受性脅迫,身心受到傷害。那么在CSE的性教育課程中,在這塊是否對青春期的未成年人有更多指導?
焦鋒:有的。特別在CSE的框架下,我們會強調獨立人格,比如我要跟一個人發生性行為,那肯定是我愿意的,或者說我想要的,不是為了討好他,為了迎合他而去做這件事。我們會說性是愉悅的,我們是有性權利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梁淑怡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