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業余選手安娜奪冠:百年奧運對“業余原則”的持守與放棄
現代奧運會百年大輪回,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催生了職業化,又被職業化改造,而完成職業化的奧運會卻也因此陷入了困境。安娜·基森霍夫的意外奪冠,仿佛來自百年前的回音,提醒世人重新審視奧運會的前世今生。
責任編輯:陳斌
7月25日,在東京奧運會自行車女子公路賽中,奧地利選手基森霍弗奪得冠軍。
本屆奧運會迄今為止最大的黑馬出現在7月26日女子公路自行車比賽中,奧地利的業余運動員安娜·基森霍夫贏得了金牌。安娜是一位專業學者,在劍橋和加泰羅尼亞理工大學拿到了數學碩士學位和數學博士學位,現在是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大學(EPFL)的研究員。自行車運動是安娜的業余愛好,她沒有團隊,沒有教練,訓練全靠自己??恐叨茸月珊途_計算,安娜在強手如云的奧運賽事中斬獲一金。
安娜奪冠后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銀牌得主、荷蘭選手范費羅騰到達終點時,激動地舉起了雙臂慶祝自己“奪冠”,完全沒有注意到金牌已經在一分鐘前“名花有主”了。
這也難怪荷蘭姑娘“大意了”,安娜這樣“無教練、無團隊、無專業訓練”的“三無”業余選手,在職業運動員眼中多半是個“小透明”。
當人們為安娜的奪冠感到意外時,可曾想起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百年前的“業余原則”,奧運賽場上的主角曾經是安娜這樣的業余運動員。
初版的國際奧林匹克運動委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梁淑怡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