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江澤民的春天、夏天和秋天

他的原則,可能在于他的出身,他是共產黨英烈的養子,并在國共對決時期成為共產黨員,他信仰共產主義,認為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根本不能丟棄。

責任編輯:傅劍鋒 實習生 范傳貴

【三十而立·倒評年度人物】

1997年夏,春天里送別鄧小平的江澤民,迎來了香港回歸,兌現了不做李鴻章的誓言。接踵而至的秋天,他作完十五大政治報告,平息了鄧小平之后的道路該怎么走的疑慮。

在此之前的1992年,江澤民已在十四大明確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此之后的幾年,他又大力推動中國加入WTO,使中國歷史性地邁入全球化。

春天的淚水

1997年春天,北京人民大會堂,鄧小平的追悼會上,攝影師們拍下時任國家主席的江澤民反復拭淚的情景。神情哀傷的江澤民,在將近一個小時內,多次哽咽,掏出手帕,擦去悲痛的淚水。

對于大多數中國人來說,江澤民為鄧小平流出的淚水,表達了普通中國人共同的樸素情感。著名作家凌志軍在他的《變化》中,將鄧小平說成江澤民的“恩師”。用“恩師”這樣的民間語文,描述鄧小平和江澤民之間的傳承關系,或許與政治詞匯不夠合拍,但民間社會卻能廣泛而輕松地接受它。

我們可以看見江澤民身后懸掛著一條四十余字的橫幅,內有“繼承鄧小平同志的遺志”十個字。

繼承偉人遺志是中國政治的傳統。其時,江澤民作為中國最高領導人的地位已沒有任何爭議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老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