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暴雨考驗特大城市

這是不同于氣象預警的另一套系統。每天,約兩百萬噸污水通過水廠的凈化,再排到索須河?!耙坏┭土?,城市抽排就出大問題?!?br />
“要有兩套方案,需要告訴政府部門基于某個情景應該怎么去做,告訴公眾出現了某個情景應該怎么做?!?br />
近幾年雨帶的北移和氣候的變化,給城市原有規劃帶來了不小的挑戰,相對于原有的氣候條件,北方城市在進行地下規劃時,并未充分考慮到氣候,尤其是集中降雨量的影響。

“就消防這一塊,每年都會在地鐵開展一到兩次的演習,但大多針對防火相關的,防水的確實沒做過?!?br />
(本文首發于2021年7月29日《南方周末》)

發自:鄭州

責任編輯:吳筱羽

2021年7月20日,鄭州被暴雨侵襲后,部分片區受損嚴重。 (視覺中國/圖)

暴雨過后第七日,鄭州酷熱難耐,明媚的陽光已將街道曬干,留下塑料、污泥和細密的黃沙。城西老區政通路上的臨時取水點,強勁的水柱從水龍頭頂上噴出,源源不斷。傍晚,一位滿頭大汗的小男孩,嘗試用套著涼鞋的腳接住飛濺的水花,卻被他的奶奶一把拉住。

7月27日,在對九百余樣次的水質檢測后,鄭州自來水水質監測中心得出“水質完全符合國家標準”的結論,但還是有市民顯得憂心忡忡。

此前七天,雨水落在鄭州,常住人口1260萬、被列入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名單的特大城市。大氣環流、水汽條件和河南的地形因素共同醞釀了這場雨,暴雨峰值發生在7月20日下午4點到5點,一小時降雨量達到201.9毫米,超過中國陸地小時降雨量極值。

渾濁、暴烈的水流絞斷軌道、公路、電力,繼而是供水和通信,象征著現代文明的基礎設施被一一中斷。

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的多位專家普遍認為,極端天氣更多考驗的是城市的應急能力,而不是城市建設本身。

在自然災害面前,城市應急機制是現代文明的最后一道防線,鄭州在“7·20”暴雨中暴露出的問題,對缺少應汛經驗的北方城市,尤其是近些年來如火如荼加快擴張和建設的諸多城市,無疑是一記警鐘。

“這次鄭州氣象臺發布紅色預警后,各行政部門不知道該怎么做,停學停工的政策文件并未得到有些部門的重視;群眾也不知道要防范。要有兩套方案,需要告訴政府部門基于某個情景應該怎么去做,告訴公眾出現了某個情景應該怎么做?!敝袊r業大學發展管理系副教授孔鋒對南方周末記者指出。

他曾在2019年的一篇文章中寫到,近年來各地城市的暴雨內澇是“大城市病的普遍表現”。

最早趕到地鐵5號線救援的一位消防官兵,回想起暴雨夜的營救過程,他說包含著“很大的冒進成分”。這支救人心切的隊伍為了盡快趕到現場,曾翻越布滿鐵絲的鐵路防護墻。

“兩周前就注意到水位變化”

早在6月,鄭州污水凈化公司就對上漲的水位時刻保持關注。

這是不同于氣象預警的另一套系統。每天,約兩百萬噸污水通過水廠的凈化,再排到索須河?!耙坏┭土?,城市抽排就出大問題?!币晃恍ば展ぷ魅藛T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雨不是20日才來的,兩周前就注意到水位變化?!?/p>

還有個別部門早早反應。7月14日,位于鄭州北面新鄉市延津縣的供電公司,曾組織人員到變電站開展防汛應急演練,這是他們每年汛期前的必備項目。后來,延津縣委宣傳部的一名干部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暴雨期間,縣城的電力和通信都正常?!?/p>

7月15日,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增派3個工作組前往各地協助工作,其中包括河南。

第二天,在開完全省防汛視頻調度會后,鄭東新區金光路街道黨工委副書記任冀軍就前往轄區內的項目工地和河道視察。鄭州地勢西高東低,鄭東新區跟北面的黃河高程落差達到8米。

據人民網18日報道,在暴雨來臨之前,河南全省各級預置各類救援隊伍28000多支、70余萬人。

20日當天,鄭州市代管的新密市,消防救援大隊政治教導員房靈淵差點被水流沖走,他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受困的人太多,電話打過來和堵車一樣,打不通,我們人少,那一刻力量太渺小了?!?/p>

房靈淵曾參加過1998年長江抗洪,他回憶起多年前的救援場景:“武漢的時候,我們人多啊,三十萬。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汪亞純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