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舞弄影 | 天下父母心
(本文首發于2021年7月29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朱又可
韓湘寧和韓儀父女在洱海。
一
我要寫的是韓儀(Eva)的父母,父親韓湘寧、母親于彥蓓。
下筆前我必須征求兩位老友的首肯,寫了微信分發給已經分手了多年的夫妻,信這樣寫:我想寫“可憐天下父母心”,你們培養Eva從一個智障兒童,快樂成長為有獨特風格的畫家,你們付出的愛心、苦心、耐心,不屈與樂觀,這些年來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都值得寫下來。也許可以提醒這個世界,用更良善和積極的態度來對待這些需要關愛、尊重、了解的群體,文章納入今年秋天要出版的新書中,你們讓我看到了信念的力量,看到了生命如此美好。
我認識畫家韓湘寧是1970年代初期,我住在加州卻時常因為演出往美國東部跑,由老友攝影家老柯——柯錫杰介紹認識了一大批住在紐約的藝術家,志趣相投的有好幾位,大伙兒口中的韓公子湘寧就是其一,他是赫赫有名的現代“五月畫會”最早的成員。
1973年我搬來紐約,成立了“江青舞蹈團”,工作室安頓在SoHo,排練廳在前面,后面是不大的住處,但客、飯、臥、廚、廁一應俱全,幾年后我搬入離時報廣場不遠的公寓,把婚后的家搬了過去,原來的住處當休息和辦公用。1978年在葡萄牙里斯本我和比雷爾結婚時,老柯和韓公子是我們的證婚人。
1979年秋天,湘寧找我商量,想安排他正在追求的于彥蓓從臺北來,住在我SoHo工作室后面,原因是他的工作室也在SoHo,這樣可以近水樓臺,我當然一口應允,果不其然韓公子很快“先得月”——和彥蓓結婚。1980年的春天,我去湘寧工作室也是兩口子的家參加了婚宴,哇——好熱鬧??!尤其是跟我母親也熟識的韓伯母,呵呵笑得嘴都合不攏了。同年底喜得長女韓儀,次年得二女韓佳。
得悉兩位欣然同意,愿意配合我的寫作后,我先用長途電話和湘寧長談,在臺北那頭他首先說:“為什么文章標題要用‘可憐’?我一點都不覺得自己作為Eva的父親可憐,她有智障但從她身上我學習和懂得了人生太多太多……”“我也認為這是你一生中做得最有意義、最精彩、最令我欽佩的事!”
“哦?!你我交往半世紀了,難道我只有這么一個優點?”湘寧跟我在電話兩頭嘻嘻哈哈開玩笑。
“嗯——我認為Eva是你最優秀、成功的杰作!”
“其實我不能算是偉大的父親,但在我循循善誘下,Eva喜歡‘涂’字‘玩’畫,她樂在其中,而且樂此不疲,正好這也是我的熱情和興趣所在,何其幸運,爸爸可以投女兒所好,目前我的創作是父女二而為一的合作,我的部分新作品也非用Eva的素材不可。一個正常的孩子不可能天天陪伴父母,但Eva可以,她也有需要,她人單純使她無憂無慮、對藝術專注、有趣、開心,所以我現在的生活很完美、很幸?!?/p>
聽湘寧滔滔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周凡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