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參加了最火戀愛綜藝,卻沒在里面找到對象

責任編輯:麥翠瑩

今年,《怦然心動20歲》、《心動的信號(第四季)》等幾檔素人戀愛綜藝接連播出。如今,圍繞“素人戀愛”的花樣似乎越來越多了。

自2018年韓國綜藝《Heart Signal》走紅后,騰訊視頻買下版權推出《心動的信號》,素人戀愛綜藝開始在國內流行。

這些綜藝成就了不少素人CP,但更多的是單獨離場的嘉賓。一些情侶更是在綜藝結束后分手。這些都讓人懷疑, 素人真的能在這些綜藝里找到真愛嗎?

帶著這個疑問,城畫君找到了參與過某個“最火戀愛綜藝”里的3位嘉賓。

就算結果不好,

我也不否認那些真實的“心動”

講述人:陳延迪

男 28歲 博士在讀/牙科醫生

節目組通過我的師弟找到我時,我是猶豫的。但真正決定要參加綜藝時,我也很期待能在這里找到女朋友。

進入小屋的當天,和幾位剛認識的嘉賓接觸也在觀察環境。節目里的攝像頭雖隱蔽,大多都裝在墻體內,但我在第一天就發現了暗角里的3個攝像頭。有時候我想寫日記,也會躲在攝影死角。

基于節目的規則,我們在白天外出的時間無法與小屋內的嘉賓聯系。我們無法從互聯網或者ta的家人、朋友了解一個人,只能從和ta的直接相處中得知。認識一個人變難了。但某種程度上很純粹。像小時候沒有手機,在某個小環境和朋友們認識、玩耍一樣。

 △時隔一年后,他又回到當初錄制的小屋看了看。

因為錄制地點在郊區的別墅里,離我的工作地點14公里,直接導致我每天的睡眠時間不足4小時。這多少影響了我在里面的狀態。

節目播出前,我沒想過會有那么多外界的聲音。我的表現都是真實的、我的選擇也忠于內心。在眾目睽睽之下做這些事,被人討論是不可避免的。對這些我都坦然接受。順帶在播出時通過第三視角看自己、反思自己的一些行為。

節目在剪輯上或許會設置一些“爭奪”、“矛盾”,但其實這些瞬間只是我們這21天里的一小部分。下節目后,我們依然能保持很友好的聯系。

現在,上過這檔綜藝對我的影響已經很小了。我更希望大家聚焦在我的專業上。我以后不會考慮再上戀愛綜藝,也不會考慮在這樣的環境里找對象。

△節目結束后他又快速回歸工作。對他而言,比起其他,他對如何成為一個好醫生更感興趣。

我沒有獲得愛情,

但愛人的能力有所提升

講述人:吳沛

女 31歲 互聯網公司人力資源總監

我的朋友認為我很適合參加這檔綜藝,于是把我推薦給選角導演。在決定參加節目前,我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思考。最后,我參加了這檔綜藝節目。也是人生第一次上綜藝。

當大家坐在一起公布年齡的時候,我心里有一點不舒服。會想“為什么我的年齡會是最大的?”但現實生活中我是一個完全沒有年齡/婚戀焦慮的人。

我一直認為,凡事我開心就好。但在一個特殊封閉環境下總會有些情緒,學會消化學會與自己相處也是一種收獲。

△她很認真表示自己需要去學習表情管理。

節目里展示的只是30天里很小的一部分。一次約會,我和男生一起去錄音棚,回來后已經很晚,因為每天去公司來回4小時的路程已經很累,我準備休息。 

但工作人員這時把白天錄的歌給到我,并告訴我男生還沒休息,現在去找他正好。后來敲門后再三確定他要聽,才出現了一起聽歌的那一幕。

節目播出這段后那些天很多人在私信、評論區罵我,說我怎么大半夜把人拉起來。

△她在節目中與男嘉賓互動。

這些細節太多了。剛開始,我的形象是長發??赡苣嵌螘r間情緒不好,我的pd很可愛地拿著某韓國女星加ps我的臉的照片,問我要不要換個造型。我本身也是很喜歡搗鼓頭發的人,沒想太多就換了。

△吳沛剛錄制節目的發型。

節目播出后,網友賦予了”從頭開始“的意義,但接踵而來的有很多惡意的評論,和人身攻擊。每當遇到這樣的議論,我就會斷網幾天,回歸現實生活,學會調節平衡自己。但也算是體會到了被“網暴”的感覺。

△吳沛在節目中的“新造型”

以前我總認為感情是比較簡單直白,就是你喜歡我、我喜歡你。我覺得人和人之間的感情是有投射的。參加完節目后這也讓我學會反省,明白自己在感情中的需求,需要的是兩個人無話不談似友似伴。對我來說有效的溝通更重要。

△她在節目里和其他嘉賓聊感情觀。

我認為在節目條件下能相愛,是很珍貴的。當我發現節目里有朋友燃起戀愛的小火苗,我也會變身氣氛組,現場嗑CP。

我和女嘉賓“HE”了

但我們一天也沒有在一起過

講述人:薛逸星

男 30歲 mcm機構創始人

我在綜藝里的表現,和平時是有區別的。節目組不會讓我“坐以待斃”,他們會鼓勵我主動一些。我也的確會比平時更主動。因為我知道,這不是同性交友節目,也不是家庭廚房類節目,它就是戀愛綜藝,遇到喜歡的就是要追求。

節目組偶爾會適當凸顯嘉賓形象。剛開始,他們選了一件襯衫讓我穿上。但這種干預時間并不長,到后期,我也習慣無視攝像頭和這些條框。做自己。

錄制后期,我越來越感覺到能在這個環境里發展一段真摯的感情是非常不易的,極有可能失敗。

但是,如果能在這里遇到喜歡的,一定會很喜歡。因為節目組設置的這個環境,讓大家拋開職業背景、原生家庭,你沒辦法去展現這些方面的優勢。就像讀書時期的感情一樣。但獲得感情的前提是別人也得回應你。

節目播出后,因為我在節目里一些比較佛系的表現,被網友扣上“油膩”“渣男”“海王”等標簽,但我在生活中覺得自己還挺“中二”。節目最后我有和女嘉賓“HE”,但我們從來都沒有在一起過。

△戀綜結束當晚,他和另一個女嘉賓HE的詞條沖上熱搜。

一些網友也會猜測我就是想紅,我是“網紅”。上節目這件事的確給我帶來了事業上的幫助。讓我對整個新媒體環境更了解,也讓我距離自己想做一家沖浪俱樂部的夢想更近。但我討厭被定義為“網紅”,我也沒必要因為“紅”去參加“戀愛綜藝”。

△他的微博隨處可見旅行日常。

我現在也會接觸一些其他的綜藝邀約,但戀愛類型的綜藝,我不會再接了。當然我非常想要找到另一半,她能和我一起去做很多事情,一起去旅行,一起去沖浪,一起去拍視頻,一起經營民宿,一起…

我最終沒有在節目里找到另一半,不代表我不曾心動,只是我覺得一個決定不應該如此草率,或者因為旁人怎么看待而去改變。希望我們都能在面對這個問題的時候,勇敢且真切。

通過這次訪談,城畫君不難發現,這些素人嘉賓,都足夠真實和真誠?!罢鎸崱币彩沁@類節目的流量密碼。再加上這類節目在某種程度上也完成了他們的KPI,在不過多干預嘉賓的前提下促成了好些大熱CP。

但某個嘉賓(此處匿名)也表示這個環境是現實生活中不存在的,它更像是把幾個人聚在進行觀察,讓這些男女在遵從某種規則的情況下進行社交。能在這樣的環境下找到真心相待的對象概率很低。

這個環境在人為打造下更“純粹”。但走出拍攝環境后,這些CP要面對很多現實的考驗,他們將接收到更多關于對方的信息。一旦了解更多,和原本的認知有偏差,容易產生矛盾。這也成了不少綜藝CP出節目后面臨的第一個考驗。

盡管人設上節目組努力保持“真實”,但這畢竟是綜藝節目,部分情節也可能進行夸張處理。網友們在真情實感嗑CP時也應保持理性思考,理智嗑糖。

網絡編輯:李瑩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