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耍猴人

責任編輯:朱又可

暹粒鄉下高腳樓

由于國際航線中斷,我被滯留在柬埔寨。

暹粒是我高棉之旅的最后一站,原計劃逗留一周,在城北離吳哥窯不遠的一家客棧下榻。三周過去了,還是沒有走成,我就有一點焦慮了。為了節省開支,我轉移到城南郊外,在邦芥村找了一間民宿住下。這里遠離鬧市和景區,房錢比較便宜。

柬埔寨中部低洼,整個國家宛如一只碟子。暹粒省位于“碟底”,在洞底薩湖北岸,有吳哥窯這樣的頂級名勝,還是秀麗的魚米之鄉。我的房東是一對三十幾歲的村民,妻子亞列瘦小精干,樣貌猶如中國江南女子,丈夫波膚色黧暗,五官略有印巴人的輪廓。亞列和波上有老下有小,家里一共九口人,住在一座老舊的高腳竹樓里。他們把田租給別人種,雖然沒搬到城里,也過上了跟城里人差不多的日子。一家人穿戴體面,兩口子用著蘋果手機,每天至少叫一回外賣。種田太辛苦,他們頭腦靈活,在網絡時代尋到了新的營生,除了把房子的一部分改做民宿,加入訂房網站攬客,更在視頻平臺上開了耍猴頻道,每日上傳視頻,賺流量錢。

我們愛看猴子,除了因為它們活潑有趣,還因為它們太像我們了。耍猴是個古老的行當,有頑強的生命力。早前,無論在哪個國度,“耍猴的”溫飽難求,比乞丐強不了多少。因為無法帶猴子正常乘車,“耍猴的”靠扒貨車輾轉四方,每到一地,他們走街串巷,跟猴子一起表演節目,央求看客慷慨解囊。顛沛流離,風餐露宿,人遭罪,猴子也遭罪。進入新世紀,互聯網為千行百業插上了翅膀,耍猴這個行當也不例外。在東南亞一帶,現在不知有多少人在網上耍猴。他們不用漂泊江湖,就能吸引到世界各地的觀眾。猴子也不必有什么特別本領,只要用鏡頭呈現它們的日常,就能讓網上的“有閑人”欲罷不能。在邦芥村,做這個營生的有十幾家,而亞列和波無疑是他們當中最成功的,趴在他們院子當中嶄新的現代伊蘭特轎車就是證明。他們是村里唯一一戶擁有汽車的人家,其他村民還處在靠兩個輪兒的“屁驢子”代步的時代。

幫助房東一家迅速致富的是一大一小兩只獼猴,都喚作洋名,大的叫珍妮,小的叫瑪麗。我剛到時,見瑪麗掛在珍妮身上,以為是一對母女。其實,兩個都是幼猴,珍妮三歲,瑪麗一歲。再仔細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梁淑怡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