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王朔:有比他更流氓的
跟那些真正墮落的文人相比,他甚至顯得有點過分正經了。這時候我甚至覺得,遲早有一天他會成為慈善家的。
責任編輯:曹筠武
【三十而立·倒評年度人物】
更多的人沒什么學問可做,或者也不想裝,發現有一種姿態最合適,那就是不跟你玩正經的。但是,這些東西怎么能夠滿足對1980年代百家爭鳴的情狀心懷幻想的知識分子呢?學界深表憂慮,王朔則回以譏諷。其實他大可不必忿然,與其說是在說他,不如說他們是在擔心自己,為知識分子和社會環境的關系感到焦慮。
第一次讀王朔的小說是在1986年,《橡皮人》,故事是“從我的第一次遺精開始的”。那時候王朔大概還登不了《收獲》這樣的大雅之堂,小說都發在《啄木鳥》之類的通俗雜志上。作為一個愛好文學的中學生,在讀過莫言、余華、蘇童等人的作品之后,我就沒把王朔小說當通俗文學,我知道這是一種新寫法。
相信很多人一開始都把王朔歸類到先鋒作家群中。到了1988年,王朔的四部作品,《頑主》、《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