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堯茂書:飄逝的生命,漂流的年代
當心靈解放的沖動恰好結合國家使命的時候,堯茂書命喪“長漂”的悲劇,成就了最完美的人生價值。他們的一腔熱血,染紅了太過平淡的歷史。
責任編輯:朱紅軍 實習生 王霞
【三十而立·倒評年度人物】
當心靈解放的沖動恰好結合國家使命的時候,堯茂書命喪“長漂”的悲劇,成就了最完美的人生價值。他們的一腔熱血,染紅了太過平淡的歷史。
當美國探險家揚言要來長江漂流時,這個中國青年寢食難安,他發誓要搶在美國人的前面——這是中國人的萬里長江,中國人應該擁有首漂權。
他讓妻子打掉了腹中的胎兒,獨自一人來到長江源頭,一個跨步將自己單薄的生命擲于浪中。這一刻,長江不是一條河,它是一個洗刷百年民族屈辱的戰場。
1985年7月24日,在金沙江下游幾公里,那個紅色的“龍的傳人號”橡皮船倒扣在江中亂石之上,濤聲震天,人已遠逝。堯茂書,32歲的西南交通大學職工,以生命的悲劇結束了他的理想。
堯茂書的遇難是那一年最令中國人悲傷的事件。報道說:“他的精神就是我們民族的精神,他的脊梁就是我們民族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莫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