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智庫2021年中工作會議順利召開

2021730日,在南方周末第十三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年會期間,南方周末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智庫在廣州召開了年中工作會議。會議回顧總結了智庫上半年的工作成效,并就未來的工作重點進行了討論,同時正式宣布成立碳中和專業委員會。南方周末副總經理兼南方周末研究院秘書長孟登科,南方周末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主任孫孝文,中心研究人員和來自廣州、深圳、北京、成都等地的智庫專家和機構代表共計二十余人參會。

南方周末副總經理兼南方周末研究院秘書長孟登科致歡迎辭。他表示,在各位智庫專家的共同努力下,南方周末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智庫建設取得了良好成效。過去一年來,智庫各項工作有序推進,在重點領域取得突破,比如在數字化建設方面啟動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大數據平臺——“善擇”,目前已經完成第一階段的開發工作;在平臺共建、聯合研究方面,南方周末與暨南大學共同成立了“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對智庫未來的工作,他強調要繼續發揮好媒體的平臺優勢,集合社會責任研究力量,做好社會責任公共傳播。在各項工作中突出問題導向,體現媒體智庫的批判性、反思性和引領性。

南方周末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主任孫孝文介紹了中心2021年上半年開展的主要工作。在CSR傳播方面,中心圍繞碳中和、“十四五”規劃、兩會等熱點搭建了專題內容,及時開展企業家訪談和專家約稿,對社會熱點進行解讀。在CSR交流方面,中心先后與中山大學地球環境與地球資源研究中心、臺達、國際WELL建筑研究院等研究機構和企業聯合舉辦了CSR思享薈,就碳中和目標下企業的履責挑戰和機遇、綠色健康人居等主題進行交流研討。在CSR調研評價方面,中心持續評選月度CSR警示事件,集中開展了2020年度中國企業社會責任調研,調研結果在第十三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年會進行了發布。在數據庫建設方面,“善擇”大數據平臺開發工作取得階段性進展,其中調研評價榜單展示、ESG風險監控等功能模塊已經完成。孫孝文介紹,下半年中心將繼續在觀點傳播、活動交流、案例開發等方面開展工作,繼續優化社會責任大數據平臺。

為了更好開展“碳中和”相關研究工作,智庫正式成立碳中和專業委員會。孟登科介紹,結合南方周末在企業社會責任、綠色新聞報道領域的專業能力,碳中和專委會將作為重要的專家觀點輸出陣地和成果輸出陣地;同時,通過文章報道、觀察報告、綠色論壇、案例研究等形式,推動企業綠色低碳發展。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院長王遙、中山大學地球環境與地球資源研究中心主任周永章、深圳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張亞龍、北京綠普惠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蔣南青等11位專家受聘成為專委會首批專家。

圍繞碳中和專委會的工作方向和研究內容,與會專家進行了討論。中集集團高級顧問吳發沛、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副教授周如南、北京綠普惠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蔣南青、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院長王遙、中山大學地球環境與地球資源研究中心主任周永章、深圳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張亞龍、電子科技大學經管學院副教授馮天麗、中國企業公民委員會專職副會長劉衛華等智庫專家現場積極發言。此外,會議也邀請了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處、深圳證券交易所、廣東省工商聯、暨南大學等機構代表參與。

討論形成多項共識。與會專家建議,專委會可以開展有關碳知識的公共教育,提升全社會對碳的認識;有步驟、分階段地深入研究重點行業碳減排問題,輸出研究成果;助力企業開展碳管理能力建設,如知識培訓、人才培養、管理工具開發等;舉辦專題論壇、編發企業案例集、搭建專題內容,提升影響力;關注“雙碳”目標可能對特定行業、特定群體帶來的沖擊和負面影響;擴大關注視野,對標國際優秀實踐經驗等。碳中和專委會是智庫首個專業委員會,未來,智庫將根據可持續發展重大議題,適時增設相關專委會。

南方周末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智庫是南方周末研究院發起成立的專家平臺組織,旨在開展企業社會責任領域的政策研讀、議題研究、戰略咨詢、評估監測等活動。截至目前,智庫共有53位專家成員,他們來自國際組織、行業協會、企業、NGO、高校等多個領域。如有合作意向或有意向加入智庫,可通過nfzmcsr@126.com聯系。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