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郝看 | 殺不了總統候選人,就殺個妓院老鴇吧!
責任編輯:朱又可
罪惡之淵紐約與狂飆突進的北京
1986年春季的那個下午,導演系85班的馬曉勇理了一個莫西干頭出現在北京電影學院的操場和食堂。那是羅伯特·德尼羅在《出租車司機》中進入爆發殺戮時刻的著名發型。前幾天,教學觀摩時放映了馬丁·斯科塞斯這部作品,隨后許多同學在飯廳、澡堂里的問候語就變成了用英語說:“你在跟我說話嗎?”
全片的第一個鏡頭已成經典,黃色出租車在飄移的蒸汽中顯現,以慢動作向我們駛來。
《出租車司機》是新好萊塢時期的重要作品,只有在1976年拍攝了它之后,馬丁·斯科塞斯才成為電影大家。對1980年代的中國社會和中國電影人來說,《出租車司機》都恰逢其時。那時中國西風東漸,思潮涌動;改革開放成為報刊媒體的主題詞。布萊希特和薩特、雨果的《九三年》和加繆的《西西弗斯神話》都出現在新華書店或文學雜志上。多數人認識不到,鄧麗君和好萊塢電影也是挺立潮頭的文化先鋒。
那個光怪陸離的紐約和孤獨的出租車司機一直對我具有巨大魅力;片中的性壓抑、疏離感與青春躁動又與1980年代的中國青少年完美合拍。對于生理年齡和藝術年齡都處于青春期的電影人和文青而言,它的震撼不可估量?;孟牒腕w驗自己的孤獨苦悶總是文藝青年把自己從蕓蕓眾生中提升出來的重要心理技術。
那時我們肯定不至于有刺殺誰的意思,但力比多爆棚又不知所往,不知道應該對周圍的世界投以什么樣的眼光卻是完全一樣的?,F在的青年人也依然會有這么一段日子:忽然開始鍛煉身體,在街燈下盲目地行走,滿身充滿力量卻不知道該去對付誰。那時電影學院學生宿舍的5樓有三四對鋼鐵啞鈴和兩三個臂力器。
新好萊塢滋養第六代
多年以后,我才發現這部《出租車司機》和新好萊塢對中國第六代導演和所有電影人的影響有多大。那當然不僅體現在電影學子的時髦發型,而且也包括電影里那種對紐約的拍法、對世界的看法。
滋養第五代的是雜耍蒙太奇和社會主義現實主義,他們的經典片目中有許多蘇維埃電影:《戰艦波將金號》《第四十一》和《雁南飛》,中國的紅色電影《黨的女兒》《紅旗譜》《小兵張嘎》和《女籃五號》也是他們的電影圣經。
而熏陶和滋養第六代電影人的更多是戰后三新(意大利新現實主義、法國新浪潮和新德國電影)加新好萊塢。
看路學長的《卡拉是條狗》,我會聯想到《溫別爾托·D》,在王小帥的《17歲的單車》中,我們會看到與《偷自行車的人》的傳承和對話。在程耳的《羅曼蒂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汪亞純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