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當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科院院士主要從事基礎科學理論的研究,而工程院院士側重于應用科學。
江歡成成為院士后的26年里,推薦過不少候選人。在提名和評審院士候選人時,“不是像拿尺子量刻度那樣,而是一種綜合性的評估,主要看業內對他的認可度?!?br />
中國工程院在2014年對院士增選章程作出修訂,規定“黨政機關處級以上領導干部,原則上不作為候選人”。
(本文首發于2021年8月5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錢昊平 助理編輯 溫翠玲
中國工程院已于2021年6月公布了第二輪評審候選人名單,共有235人。
2021年7月下旬,中國酒業協會產業創新技術研究院聘請第二批專家,王莉的名字在列。
王莉是茅臺集團總工程師,2021年2月,她被貴州省科協推薦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迅速引發爭議,被稱為“茅臺院士”。但最終,她沒能成為中國工程院院士577位有效候選人之一。
中國工程院于2021年6月公布了第二輪評審候選人名單,共有235人,這意味著已有342名有效候選人在第一輪評審中落選。
成立于1994年的中國工程院,是中國工程科學技術界的最高榮譽性、咨詢性學術機構,本身不設科研實體,只是個“虛體”,這是它與科研實體機構中國科學院的一個明顯不同。
相比之下,中科院側重基礎科學理論研究,而工程院更側重于工程技術的應用。這決定了在工程院成立之初,就有不少院士來自產業部門,日后的工程院也聚集了更多的官員和企業家。
誰有資格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規則經過了多次修改。包括評選機制在內,有關院士制度改革的工作,還在推進。
意見針鋒相對
1994年2月,中國工程院在北京宣告成立。經過27年增選,工程院院士隊伍已從最初的96人壯大到892人,比中科院院士多出91人。
參與籌建工作的中國工程院原秘書長葛能全對不少往事都歷歷在目。1980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張光斗、俞寶傳建議成立“中國工程科學院”,定位是“國家工程科學方面的咨詢機構”,張光斗是水利水電專家,俞寶傳是無線電專家。
當時的中科院已經有一個技術科學部,對要不要單獨成立一個工程科學領域的機構,科學界莫衷一是。
“科學院和產業部門的意見針鋒相對?!备鹉苋浀?,科學院希望工程院設在科學院里,他們的理論依據是“理工不要分家”,如果把科學院和工程院分開,不利于國家整體科技發展。
產業部門則希望獨立成立工程院。對于中科院學部委員(院士)的評選標準,產業部門頗有微詞,他們認為“科學院評學部委員,光看論文,不看實際貢獻,結果造成袁隆平反反復復幾次都沒有當選”。
葛能全向南方周末記者解釋,工程科技的發展要受到重視,必須把研究成果轉化為產業和市場,轉化為國家的硬實力。
“成立工程院就是在這個背景下提出的?!备鹉苋f,1992年4月,包括張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李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