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連云港的濱海夢遇到候鳥:鷸港相爭,誰讓步

因為成語“鷸蚌相爭”,鷸名氣響亮,卻少有人目睹過。鸻鷸類水鳥是一個大家族,“小個子”勺嘴鷸只有麻雀般大,中等個兒的半蹼鷸相當于一張A4紙的長邊,腹部呈雪白色,喙又長又直。

連云港規劃中的“連云新城”,計劃在“藍色海灣基礎工程”中,用半圓形的大堤把一片灘涂圍起來,將泥灘改造成沙灘。但這泥灘正是半蹼鷸的覓食地。因環評中沒有包括鳥類分析,環保組織提起了環境公益訴訟。

“鷸港相爭”正在上演。連云港的濱海夢和候鳥保護,陷入了兩難。

(本文首發于2021年8月5日《南方周末》)

發自:連云港

責任編輯:汪韜

主城區離海太遠的連云港,一直有著藍色濱海夢。

藍天、碧海、金沙,這是人們印象中美麗海灘該有的模樣。而在中國1.8萬公里的海岸線上,還分布著不少“臟兮兮、黏乎乎”的淤泥質灘涂。江蘇北部的黃海海岸,擁有中國最大的一片淤泥質灘涂,但被連云港市“嫌棄”。

規劃中的連云港“連云新城”,計劃在“藍色海灣基礎工程”中,用半圓形的大堤把一片灘涂圍起來,將泥灘改造成沙灘。項目環評報告直言,“泥灘大面積出露,難以形成碧海藍天、綠水白沙的濱海景觀,影響了連云新城的濱海城市品質”。

 但這泥灘正是候鳥的覓食地。這里曾出現過兩萬多只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半蹼鷸,超過全球種群數量的90%。如果覓食地消失,鳥兒可能有滅絕危機。

一場“鷸港相爭”就此上演。蹊蹺的是,2017年12月當地報批的海洋環評報告中,絲毫沒有提到工程對鳥類的影響。盡管后續在專家組要求下,項目補上了鳥類分析,但工程已經上馬,耗資3億元的彌補工程能否消除對鳥兒的影響,還不得而知。

2021年5月,環保組織“自然之友”提起環境公益訴訟,將項目建設公司和環評報告編制單位一并告至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法院已經立案。

連云港的濱海夢和候鳥保護,陷入了兩難。

遠處的挖泥船將泥漿吹填到岸邊,形成人造濕地。 (南方周末記者 楊凱奇/圖)

覓食地和項目地高度重合

包括環抱堤在內,連云港打造的“藍色海灣整治行動”共計三個項目。項目并未因訴訟而暫停施工,并計劃在2022年底前陸續完工。

環抱堤是其中最基礎的項目,圈起約14.2平方公里的灘涂,相當于20座北京故宮的面積。這道防波擋沙的大堤可擋住潮漲潮落,方便堤內建設人工沙灘,打造海濱浴場。同時方便蓄起海水,滿足“碧海金沙”的景觀需求。

上面照片為航拍視角下的環抱堤。 (阿池/供圖) 

資料來源:項目介紹、采訪 (梁淑怡/制圖)

2021年7月12日,南方周末記者在施工現場看到,半圓形的環抱堤已經接近合龍。大堤內,挖泥船往來如梭,烏黑的海底淤泥從管道口噴涌而出,再被輸送到另外區域,構建起人工濕地和生態沙灘的地基。晚10點,還有大貨車從80公里外的山東日照拉來大石塊,它們將成為沙灘的基石。

趕進度的工程讓鳥類研究者著急。中國林科院亞熱帶林業研究所曾在2019-2020年作了一項觀測:在蒙古國給8只半蹼鷸綁上衛星追蹤器,其中有3只遷徙到了連云港,遷徙停歇地與“藍色海灣”項目地高度重合?!斑@一定程度上能說明這片地方是重要的半蹼鷸覓食場所?!迸c該團隊有過交流的南方科技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助理教授蔡志揚介紹。

因為成語“鷸蚌相爭”,鷸名氣響亮,卻少有人目睹過。鸻鷸類水鳥是一個大家族,“小個子”勺嘴鷸只有麻雀般大,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秦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