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漢高祖
劉邦本人知不知道自己名叫劉邦?未必?!妒酚洝じ咦姹炯o》開篇僅謂高祖“姓劉氏,字季”,并不言名,后文亦但以劉季相稱,直至攻下沛縣被推為首領,始改稱其自封之沛公。究其實,“季”乃排行,亦非父母為這位家中老幺專起的字。
(本文首發于2021年8月5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劉小磊
清人擬想的漢高祖劉邦畫像。
漢高祖是中國古代數一數二的開國大帝;漢代官修正史有三部:《史記》《漢書》《后漢書》,按理說,高祖的生平事跡,早該一清二楚,題無剩義。然而事實似非如此。正如正午陽光下的一粒細沙仍會有陰影,或者換個說法,像漢高祖這樣的高山大壑級的歷史人物,更可能陰陽向背,藏著人所未窺的多重褶皺。這不,尋繹史料,仍可發現幾處暗點,數宗疑事,不妨作一汗漫之問。
一、漢高何名?
劉季者誰?漢高祖劉邦也。但若死磕歷史,劉邦本人知不知道自己名叫劉邦,漢朝人知不知道自己的開國皇帝名叫劉邦,顯然是一個疑案,是為“漢高未名”。
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比欢?,在識字讀書大不易的古代,“肇賜予以嘉名”(《離騷》)實非窮人家輕易能夠辦到的事,更何況戰國末期,草民更多為文盲,生下兒女來,每以排行或賤稱敷衍應付。一生老二老三,幾代無名無字,乃是常事?!鞍淄健眲⒓?,就是典型。
漢高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平民天子,古人的說法叫“白徒”,此已為史家公認。他自承“吾生不學書,但讀書問字而遂知耳”,是照例耍了一把無賴,把原因全推給“暴秦”:“吾遭亂世,當秦禁學,自喜,謂讀書無益?!保ā妒蛛诽印?,《全漢文》卷一)真實的情形,是以他的出身與戰國末期社會發展的水平,一個鄉下老農的兒子,想讀書也沒門。
想當初六國尚未統一,宋國沛地豐邑中陽里農民劉太公(相當于劉老漢)的老婆劉媼(相當于劉婆子)生下老幺,和幾個哥哥一樣沒給起名設字,按鄉間習慣,隨喜排行稱呼。劉季,劉老幺,或劉老四也?!妒酚洝じ咦姹炯o》開篇僅謂高祖“姓劉氏,字季”,并不言名,后文亦但以劉季相稱,直至攻下沛縣被推為首領,始改稱其自封之沛公。究其實,“季”乃排行,亦非父母為這位家中老幺專起的字。多年后長安未央宮落成,漢高祖置酒大會群臣,在為父上壽時仍自稱“季”,呼兄為“仲”。再看《漢書》之《高帝本紀》,開頭即名、字均避而不提,一路稱高祖,把劉季留給蕭何、呂后和父老們去喚。
顯然,《史記》《漢書》作為漢朝官修正史,無疑是關于漢高祖最全面的第一手史料,均有意(也屬無奈)略過這個人物傳記開宗明義必須清晰交代的第一要點。說是避諱吧,《史記》及兩《漢書》乃至清人嚴可均所輯《全漢文》均未諱“邦”避“季”。漢靈帝中平三年(186)刊出的《榖城長蕩陰令張君表頌》有“詩云舊國,其命惟新”句,改邦為國,這成為漢碑諱“邦”為“國”的孤證。但前此延熹元年(158)《郎中鄭固碑》有“邦后珍瑋,以為儲舉”語,后此初平元年(190)《圉令趙君碑》有“刊金石,示萬邦”句,又并不避諱。再說,避諱把人的真名給避沒了,這樣的事也太無厘頭了吧?
當然,如此明顯的尷尬,不可能沒人發現,但一直含糊過來?!妒酚洝じ咦姹炯o》三家注:“《集解》:《漢書音義》曰:‘諱邦?!钡端麟[》緊接著提出懷疑:“按:《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