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沛理|好的失敗不是春夢無痕,而是欲罷不能

今日社會被成功迷住心竅,失敗被改造為成功必須經過的階段和踏腳石。最好的例子,莫過于“以祟高藝術展現人類苦惱”的劇作家貝克特,竟被當成勵志演說家。他那句著名的“再試,再敗,敗得好一點”,變成企業家的座右銘。這很諷刺,因為對貝克特所來說,失敗是“活著的代價”,不是成功的代價。

責任編輯:劉小磊

“做人就是要面對和接受自己的失敗”,這是英國社會歷史學家喬莫蘭(圖左)在其新作《失敗者的慰藉之書》(If You Should Fail : A Book of Solace) 提出的結論。

香港書展7月底結束,不少作者透過這個“媒人”找到他們的讀者。書展出售的主要是暢銷書和流行書,但不要忘記,“流行起來”與“流傳下去”是兩碼子事。流行一時的書可以讀,但能夠流傳下去的書卻不可不讀。用流行于不止一時的超級暢銷書《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The Seven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的作者柯維(Stephen Covey)的話來說,讀好書,是“把你的鋸子磨得鋒利些”(sharpen the saw,即磨刀、自我增值的意思)的最佳方法。

好書不老,今年是《極權主義的起源》(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ism,有三聯書店2014年中譯本)出版的70周年紀念。原籍德國的猶太裔政治學家漢娜·阿倫特(Ha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柔翡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