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兩周后,我愛上了虛擬主播

責任編輯:林意欣

下面這張圖,“歡迎樂華新女團A-SOUL入職”,或許讓不少人感到困惑:樂華新女團為什么只有五張形象立牌?

事實上,這是樂華推出的“虛擬偶像團體”。

虛擬偶像,是由電腦圖形化、AI、信息投影等技術制作的數字化偶像,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正為虛擬偶像真誠著迷,并甘愿付出真金白銀。

她們容顏不老、她們個性鮮明、她們按時營業……出道不到10個月的時間,A-SOUL已經在全網收獲了百萬粉絲。

也有人會覺得,放著那么多真人不追,為什么要去追這些虛擬的東西?

可是從鄭爽代孕,到華晨宇“有個孩子”,再到吳亦凡“大碗牢飯”……追真人偶像有“風險”,而一個“永不塌房”的虛擬偶像,或許是不錯的選擇?

虛擬偶像怎會如此“真實”?

阿木以前也算是老“飯圈人”了。初中到大學,他都是趙麗穎的粉絲,關注著偶像的一舉一動,去往能見到偶像的各種場合。直到2018年,偶像結婚的消息出現在微博熱搜,讓他十分震驚。

在阿木看來,“其實不是偶像結婚難以接受,而是沒想到結婚對象是……”追星生活受挫,也讓他突然感到,“自己也更應該活在現實中?!?/span>

他開始將更多熱情和精力投諸日常生活,也談起了戀愛,那些日子“只要有時間就會想找女朋友一起待著”,漸漸的,追星這件事被拋在腦后。

可是去年11月,阿木分手了。整整兩個星期,他沒日沒夜的上網,以此緩解頻繁襲來的窒息感覺。而就是這時,有網友向他安利一個叫做“A-SOUL”的“虛擬偶像女團”。

一開始,阿木并不了解虛擬偶像,也不知道虛擬主播要做什么,“以前其實連(真人)主播都沒怎么看過?!?/span>

但他鬼使神差的在網上查起了A-SOUL的訊息,瞬間有點被虛擬偶像的卓越顏值吸引。團體中的五位女孩個性鮮明,而隊長貝拉格外令他著迷,“特別是那一撓頭(指貝拉的經典撓頭動作)的溫柔?!?/span>

12月19日,阿木第一次守在屏幕前看了A-SOUL的全員直播。他承認自己受到了震撼——“精美的建模也好,高技術力的動捕設備也好”,阿木驚嘆于虛擬偶像已達到了如此精美的程度。

舞蹈時細膩的腳部動作甚至皮膚細節,五名團員截然不同的性格和各種微小表情,游戲時的機智接?;蛘哌^于真實的“尬聊”……都讓人覺得虛擬偶像怎會如此“真實”?

許多虛擬主播其實由真人(稱為“中之人”)采用虛擬形象出道,主播的真人身份并不為人所知,在現實生活中仍然可以“做自己”。

而回憶起第一次見到貝拉時感覺,“俏麗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人是執著于第一感覺的動物,喜歡上虛擬偶像的理由就是如此簡單?!?/span>

除了顏值能打、舞臺震撼,阿木守著直播和貝拉互動,在彈幕和評論區和網友一起玩梗,“A-SOUL不會因為你打錢多少對你差別對待,直播時回復彈幕,只要有趣,可以聊,都會被看到?!边@些陪伴與互動,讓阿木獲得了不少能量。

越來越多的青年人在與虛擬偶像的互動中得到治愈。今年7月,一項針對A-SOUL粉絲群體的調查顯示,近2萬名的受調查者中,年齡在18-23歲的粉絲占到總數的71.6%,而30歲以上的粉絲僅占1.27%。

他們多從B站、貼吧了解到這一虛擬女團,或是經由現實生活中的朋友安利后開始觀看直播。

相比真人偶像,不少粉絲在接受采訪時強調“追星體驗”上的差異,“虛擬偶像和粉絲的互動會很多,我們可能很難想象和當紅流量談日常,像和朋友一樣打打鬧鬧,但是和虛擬偶像就可以?!迸c此同時,“虛擬偶像所做的節目和活動也會以粉絲的意見為主,而不是像現實偶像,由工作室決定她的行動?!?/span>

虛擬偶像,下一個盲盒?

虛擬偶像,是指由電腦圖形化、AI、信息投影等技術制作,擁有鮮明人設、完美形象的數字化產品。

關于誰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虛擬偶像如今尚有不少爭論,但2007年誕生的初音未來,作為世界首個現象級虛擬偶像則無可爭議,她也真正開創了一個虛擬偶像的時代。

到了如今,虛擬偶像已發展出許多不同的方向和形態,在不同平臺中受到追捧。其中,“元老級別”的當然還是靠模型和音樂起家的“虛擬歌姬”,典型的例如初音未來、洛天依等等,在不少粉絲的心中都屬于“頂流”“排面”級別。往往由官方提供聲庫、初始形象和基本人設,后續則主要靠producer(制作者)們源源不斷的補充和創作。

而另一種“風頭正勁”的則是基于直播平臺的“虛擬主播”,以2D或3D形象出現,專業團隊或普通人都有可能打造。但這些虛擬主播其實由真人(稱為“中之人”)采用虛擬形象出道,主播的真人身份并不為人所知,所以也被一些網友形容為“迪士尼樂園戴頭套的米老鼠”“人套皮主播”,頗為知名的包括絆愛(KizunaAI)、泠鳶yousa、hanser、A-SOUL等等。

今年6月,B站CEO陳睿在B站12周年慶演講中提及,過去一年一共有32412名虛擬主播在B站開播,同比增長40%。

此外,還有越來越多的基于圖文社交平臺的虛擬網紅、虛擬時尚icon,他們像真人網紅一樣“活”在各種在社交媒體平臺,通過圖片或視頻展示日常生活,“手持”各種時尚資源,與真人明星網紅同框互動,甚至發表自己對社會流行議題的看法,例如美國的LilMiquela、日本的Imma、中國的AYAYI、翎Ling等。

AYAYI的第一條小紅書雖然只有一張正臉照片,但點贊數量達到11萬,不少網友在下方留言“這臉太好看了吧”“你和我未來老婆長得好像”

艾媒咨詢此前發布的《2021中國虛擬偶像行業發展及網民調查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虛擬偶像核心市場規模為34.6億元,預計2021年將達到62.2億元;2020年虛擬偶像帶動周邊市場規模為645.6億元,預計2021年為1074.9億元。

圖源:艾媒咨詢《2021中國虛擬偶像行業發展及網民調查研究報告》

越來越多的公司看到了其中的機會。而目前A-SOUL成員著作權的擁有者,是字節跳動關聯公司杭州看潮信息咨詢有限公司。不少分析指出,由字節跳動提供底層技術支持,而樂華提供中之人、內容策劃運營等,A-SOUL正是字節跳動布局虛擬偶像領域的關鍵動作。

字節之外,騰訊、網易、阿里等互聯網大廠已悉數入局虛擬偶像賽道。騰訊旗下虛擬男團“無限王者團”登上了GQ雜志封面,英雄“貂蟬”借由VR技術表演單曲《落花情》;網易旗下知名IP大天狗登臺BML-VR演唱會,也推出了曲師師等自有虛擬偶像;阿里推出百億補貼高顏值虛擬偶像天團……

而在去年,愛奇藝甚至還推出了一檔名為《跨次元新星》的綜藝節目,號稱集結了來自樂華娛樂、黑金娛樂、SNH48等多家公司旗下的虛擬偶像,聽起來極具創意。只不過,節目中所呈現的選手形象和宣傳海報相差甚遠,肢體的靈活度也有上升空間,最終遭到不少網友吐槽,“迷惑節目”“學三年動畫做出來的效果”……

峰瑞資本副總裁陳哲在分析虛擬偶像行業時指出,“相比于專業偶像,虛擬偶像在生命周期、管控能力、互動性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優勢。從用戶的底層需求來看,虛擬偶像可以非常好的滿足用戶在陪伴、獲取歸屬感方面的需求?!?/span>

陳哲提及,虛擬偶像的發展也可以分成幾個層次,“頂層代表是初音未來和洛天依,采用行業頂級的技術,提供給用戶最好的視聽體驗;第二層次是越來越多的虛擬主播,通過電商帶貨和虛擬禮物打賞變現;第三個層次,是基于虛擬形象的社交,沿著這條技術和內容的發展軌跡,大概率會誕生一個基于虛擬形象的社交平臺?!?/span>

被喜歡的?被討厭的?

小羅在B站、YouTube關注了不少虛擬偶像。得知A-SOUL是去年11月,她們在網絡中發布第一支宣傳視頻的時候。

這支現在常常被粉絲翻出來“考古”的視頻,結尾寫著“永不塌房,敬請期待”八個字。只是網友當時對此并不買賬,“差不多得了”的彈幕刷滿整條視頻,下方還有網友留言“真正的飯圈來了,快跑”“建議大家提前拉黑屏蔽”。

而彼時網友對A-SOUL群起而攻之的原因,僅僅因為她們是“樂華娛樂推出的虛擬偶像團體”。小羅清楚記得,“當時論壇NGA發了一篇資本開始下場了,對這個團體有無限大的惡意”,A-SOUL的入場也被一部分網友視為“資本進入二次元恰爛錢”的行為。

但有趣的是,短短幾個月時間,網絡中人對于A-SOUL的態度就發生了“全面反轉”。在小羅看來,“先是公布模型的時候,一小部分人開始覺得,這個團(遭抵制)有些可惜了?!?/span>

隨后,在團隊成員嘉然的首場個人直播中,這個穿著粉紅色裙子的女孩20分鐘連跳20支宅舞,業務能力驚人,讓很多網友被直接“電麻”。

而A-SOUL全員也日漸展示出與偶像一詞相稱的營業水準,背后技術團隊的水平也得到認可,不少粉絲感慨,“自身實力很是能打,舞臺效果錦上添花?!备鶕﨎站up主“請喊我去編程”的統計,截至今年8月1日,B站“艦長數”最多的3位虛擬主播(艦長是B站直播間的貴族頭銜,需要付費開通,198元/月)全部出自A-SOUL,其中隊長貝拉的艦長數更是達到10821艦,成為虛擬主播區第一個達成萬艦成就的主播。

但顏值、舞蹈也只是第一步,很多時候,讓人“尤為上頭”的偶像,往往在于傳遞的價值和觀念,以及由此在粉絲中形成的獨特生態。比如去年12月,一名粉絲在寫給嘉然的小作文里提到了自己頗為心酸的打工生活:加班一天后累到不能動彈、縮住在郊區的小出租房、家里老人的手機壞了沒法解決、一時上頭給偶像打了30塊的SC(superchat,通過打賞主播發送的醒目留言)晚餐只能減量……

網友在這“流水賬”一般的文字中看到了自己,感覺一陣鼻酸,直播中的嘉然則因此掉了不少眼淚,她提醒粉絲,“要好好吃飯”。而在那次直播中,嘉然還說出了“你們是在和SC聊天,還是在和然然聊天”的話,讓無數粉絲動容。小羅解釋,“直播屆有點追捧打錢的大佬的現象,嘉然還有A-SOUL卻覺得每一個觀眾都是平等的?!?/span>

小羅覺得,這當然也與A-SOUL本身背靠資本,具有一定實驗性質,故而不過分在意營收有關,“但嘉然能在直播時直白的說出這句話還是振聾發聵的?!?/span>

嘉然的粉絲表示,“我的生活費來了,但是我一塊都不打給你”

北師大京師心理大學堂此前從心理學維度作出分析,認為“不消費”是A-SOUL粉絲生態的特征之一,“這或許與對偶像的觀察學習(ObservationalLearning)有關,在這整個企劃中,偶像對金錢以及特權都表現了相當不在意的態度,因此粉絲也真就聽從了主播的號召,先好好吃飯,再考慮打錢?!?/span>

貝拉視頻下最高贊的評論,是粉絲表示自己因為要捐款所以不打算上艦了

虛擬偶像愈發火熱,但也不是搭上“虛擬”的便車,就能成功收獲青年人的喜愛。今年年初,韓國人工智能公司Pulse9推出女團組合Eternity,該女團的11位成員全部為AI打造,外形粗看與人類極度接近,但活動起來卻有微妙的僵硬感,組合的歌曲名稱還為《I'mReal》,讓許多網友看完表示,“全程恐怖……我將用一生治愈這三分鐘”“每個人臉上都做出了被迫營業的嘲諷表情……”

而在國內,雖然虛擬偶像AYAYI開始能僅僅憑借一張“神顏證件照”在小紅書上一夜漲粉近5萬,并讓網友當場@全世界最不會端水的女人——女媧。但如今她的個人賬號中,也多是一些品牌合作和簡單的靜態圖片更新,網友的熱情漸漸消退,有些更批評背后團隊“太急于圈錢了”。

顏值和外形只是虛擬偶像獲得認可的第一步,后續能夠提供給粉絲的價值往往更為重要。正如一些分析指出的,“虛擬偶像的背后還是以人為主的團隊,團隊如何理解人性、技術和美感,也就決定了我們能從虛擬偶像身上看到什么,以及他們能夠在文化和商業上走多遠?!?/span>

“真實”與“虛擬”?

作為一個既追過真人偶像,也追過虛擬偶像的“資深粉絲”,阿木說,“虛擬主播可以帶來現實中沒有的、虛幻而美妙的舞臺效果和節目觀感?!?/span>

在他看來,“虛擬偶像可能現在二次元濃度還比較高,但(與真人偶像相比)本質內核是不變的——他們能帶給大家生活的動力,他們是加在生活中的蜂蜜,不應是有戒斷反應的東西?!?/span>

即使粉絲知道,“真實”抑或“虛擬”并不影響偶像給人們帶來動力的能力,但現實中,關于虛擬偶像的討論似乎總是逃不開“是真人么”“為什么會迷戀數字人”這樣的疑問。

不論是坐擁百萬粉絲的虛擬網紅LilMiquela、還是在小紅書上廣受關注的AYAYI,開始都有不少關于她們是否是真人的討論。很多粉絲起初相信LilMiquela是一個真實存在的人,也有傳言英國模特EmilyBador是LilMiquela本尊。

而對于虛擬主播,由于“中之人”的存在,更容易引發觀眾關于真實抑或虛擬的思考和想象。

阿木告訴記者,是有挖掘虛擬偶像的“中之人”的那種人,“這是一種有點像私生飯的行為?!倍谛×_看來,“我會好奇(背后的真人),但我會克制,挖出來對粉絲和偶像來說都是沒有好處的?!?/span>

百度貼吧中關于已經公開或默認的虛擬主播中之人被討論了2萬余條

阿木覺得,B站網友@某不科學的大刺猬曾在文章中寫到的話值得思考:

虛擬偶像有一個假的人設,但中之人卻是真實的,給觀眾的感覺可能就像鄰家的女孩,觀眾很容易就把自己心中的某個人或某幾個人投射到虛擬偶像上。

一個人如果愛上了虛擬偶像,我們應該把這種愛的對象當作什么呢?是魂嗎?可是魂是rp(roleplay)的。是皮嗎?可是換中之人卻似乎是難以接受的。

假如真實存在的人,中之人脫下皮套,站在你的面前,會愛上他嗎?粉絲是否能接受一個有血有肉,與熒幕形象不同,并不那么完美,甚至可能是丑陋的的偶像呢?

一個關于魂皮的小調查中,大部分網友覺得魂皮都不能接受更換

這些問題很難回答。但可以肯定的是,人們對于虛擬偶像的喜愛,絕不是僅僅是因其一套虛擬或者高大上的皮囊而已。

有虛擬主播的粉絲在貼吧中寫道,“之所以這么多觀眾,恰恰不是因為虛擬主播的飄渺,而是現實生活的真實感。原來虛擬主播也是上有老,下有小,做過社畜,經歷過生離死別,考慮的是茶米油鹽,而不是高高在上?!?/span>

雖然隔著屏幕,但又極為真實。每日以虛擬身份在虛擬空間漫游的賽博浪子,遇到了自己的虛擬偶像后覺得,“他們是真的,而我是虛擬觀眾?!?/span>

網絡編輯:阿柴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