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圓桌談暑托:防止成為變相的課外補習
我們需要更多制度設計,規范這個時段參與者的資格和服務范圍,以免成為變相的課外補習。
學??赡軙⑴c暑期托管作為教師評獎評優、職稱晉升、業績考核等的指標。在這方面需要注意,不應作為強制性指標。
暑期托管主要是解決了家長上班時間孩子“沒人帶”的問題,教育問題還是要回歸到家庭,家長在下班后依然要扮演好孩子“家庭教師”的角色。
暑期托管由社區或者文明辦來牽頭,而不是學校。社區組織可以委托一個機構,統籌社區里面的圖書館、體育場所,統一開放。
責任編輯:何海寧
訪談專家:
熊丙奇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
劉長海 華中科技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教授
劉水云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基本理論研究院副院長
余 暉 華南師范大學基礎教育治理與創新研究中心研究部主任
欒 曦 陜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院講師
2021年7月19日,廣州市越秀區小北路小學天香校區的學生在學習科技模型制作。
2021年7月9日,教育部發文支持有條件的地方探索開展暑期托管服務。隨后,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武漢等地已陸續開展由學校承辦的暑期托管班。
南方周末記者采訪多位教育領域專家,呈現多方觀點,探討如何進一步推進暑托教育。
這是不是“三孩”配套政策?
南方周末:暑期托管能否看作是三孩政策的配套措施?
余暉:三孩政策能否得到有效推行,實現我國人口的健康有序增長,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家長的生育意愿。當前處于生育適齡階段的家長主要是80后、90后,在城市中,這個群體普遍是雙職工家庭,而恰恰是這個群體的生育意愿普遍較低,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子女的養育問題。
“養育”問題包含了兩個層面:一是“撫養”,另一個是“教育”。在這兩個方面,家長們都面臨著很大壓力和焦慮:在撫養方面,面臨著寒暑假和放學后無人托管的問題;在教育方面,也面臨著高額的校外培訓費用問題。而近期出臺的暑期托管問題,恰好能從“養”和“育”兩個方面來破解家長的焦慮:在暑假期間,孩子有了一個安全、可靠的去處,這種情況下,家長就沒有必要支付高額的費用送孩子去校外培訓機構了。所以對于家長來說,“養”和“育”的壓力一下子就減輕了許多。
這次的暑期托管政策所取得的成效,未來也可以推廣到寒假托管,以及放學后的托管。這樣的話,家長群體少了后顧之憂,他們的生育意愿自然就會有所提升。
熊丙奇:這個事情不要講空話。減輕家庭的壓力,怎么減輕?開展托管服務當然是為了孩子教育成本降低。那怎么降低?歸到一起,核心就是“錢”。暑期托管服務政府投了多少錢?不要指望不投錢去解決這個問題。開展托管服務,要讓學生家長滿意,解決場地、課程的維護問題,以及讓老師來組織學生開展相關的活動,這些都需要預算。
南方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李瑩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