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擾,給全紅嬋家人清凈,別讓圍觀變成一地雞毛
圍觀全紅嬋,不要停留在“蒼蠅逐流”的表面。
全紅嬋的總分公布后,14歲的小姑娘被教練高高舉起。
全紅嬋火了,全紅嬋的一句“賺錢給媽媽治病”火了,全紅嬋的全家人都火了。
14歲的廣東湛江女孩,在東京奧運會憑借3跳滿分的超一流實力碾壓對手奪冠,這是一個傳奇故事。
一些愛心企業和社會人士看到全紅嬋家庭條件不好,紛紛送房、送車、送辣條、送游樂園門票(據南方都市報最新報道,全紅嬋父親表示,對于熱心企業和個人的捐贈,家里未取分毫。編者注);當地領導、村民們登門祝賀,拉起橫幅慶?!@些都是正常的人情往來,這算是一個美好的故事。
然而,隨著全紅嬋全面走紅,一些圍觀開始跑偏了、變味了。沒見過面的親戚爭相上門;一些網紅在全紅嬋家門口直播、錄像……以至于家人無奈請求:“請你們小聲一點,已經騷擾到老人家兩天沒有睡了”。
這一切讓人哭笑不得,這一切又似乎在意料之中。
不打擾,是圍觀的基本素養
流水的熱點話題,鐵打的蹭流量網紅。一直在變的是各領風騷若干天的網絡名人,不變的是總有那么一群人,像是蒼蠅一樣,誰紅蹭誰,哪里有熱點就往哪里跑,這是一種流量饑渴癥。
近年來,類似的現象屢見不鮮。從“大衣哥”到“流浪大師”,再到“拉面哥”,從杭州殺妻案到河南水災,都可以看到這些直播網紅的身影。他們像狗皮膏藥一樣粘著新聞當事人,也讓自己成了“次新聞”,成了一種尾大不掉的惡俗現象。
說他們惡俗,自然有充分的理由。比如最基本的問題,他們之所以趨之若鶩,是因為喜愛全紅嬋嗎?
他們在全紅嬋家門口架起長槍短炮,搞起了直播,絲毫不顧及別人家的隱私,也大都不經過別人同意,更沒有問過全紅嬋。這不僅是有礙觀瞻、違背公序良俗的問題,而是嚴重打擾他人,逾越社交邊界的問題。
他們眼里其實根本沒有全紅嬋,只有流量。全紅嬋只不過是這場圍觀里的一個符號。她的老家只是流量的源泉,成了被利用的工具,成了一種展示品。
他們有的為了博眼球,甚至不惜歪曲事實、夸大其詞,傷害到了全紅嬋家人,誤導了大眾,干擾了輿論,破壞了公共秩序。
據報道,當地政府工作人員表示,已在村口設置疫情防控點,對往來人員測試體溫,并且派安保人員維護秩序,呼吁大家理性打卡。近日更是在村口立起了“疫情防控,謝絕入村”的告示牌。
有網友氣憤道,建議讓村里老人在村口立一個檢查站,要進村者,外鎮的收10元/人,外縣20元/人,外市50元/人,外省的100元/人,下午18點后收費翻倍,超時再翻倍……
網友說的是氣話,但足見這些蹭流量的圍觀者是多么令人反感。
可以說,圍觀全紅嬋中的很多人、很多行為,展現了種種世相,有的讓我們感到溫暖,而有的則滑稽可笑,甚至可悲。不打擾,給全紅嬋家人清凈,也是給自己體面。
此外,還要認識到,這種膚淺的、瑣碎的、泛濫的圍觀,也很容易讓聚焦點跑偏,讓公眾注意力陷入喧囂和一地雞毛。
比如,我們回過頭去看,有多少人真的關注跳水,真的關心全紅嬋?這恐怕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最怕的就是,熱鬧過后,什么都沒有留下。
透過全紅嬋,關照更多的全紅嬋
全紅嬋火了以后,我們看到了海量的附加信息,但是真正能夠觸及社會問題、映照社會現實的,卻少之又少。
比如,你知道廣東湛江有多少跳水兒童?全國又有多少?他們當中絕大多數都沒有獲得參加世界大賽的機會,更沒有拿過獎牌,他們的生活如何?訓練條件如何?
透過全紅嬋,我們應該看到更多的全紅嬋。
全紅嬋的啟蒙教練陳華明接受媒體采訪時坦言,“廣東湛江訓練場地的條件可以說是全廣東省最差的??嗑毱呤?,方能笑對八十一難,全紅嬋的奪冠不是偶然,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p>
是的,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我們看到了全紅嬋的成功,看到了一個天才兒童的純真和努力,也要看到她背后的更多東西。
我們應該創造條件,讓更多擁有天賦的人擁有機會,讓更多飽含熱愛的人盡情釋放,這才是我們接下來要努力去做的工作。
關注全紅嬋,除了要看到她的困難和艱辛,還要關注跳水這項運動本身。我看到,朋友圈里有不少家長說,自己的孩子看到跳水比賽,覺得很酷,想學,這就是很好的啟迪意義,是榜樣的力量。
奧運會的意義,不在于金牌和名次,而在于通過一個個運動員、一個個故事,帶動更多的大眾去喜愛一項運動,去鍛煉自己的身體,培養自己的興趣,尋找自己的熱愛,發現生活的美好。
奧運會也不僅是為了給大眾提供視覺愉悅的,觀眾也需要成為受眾。比如,我還看到有些網友表示,自己或者自己的娃想嘗試跳水,但發現周邊找不到有跳臺的游泳館。這還是在城市,在農村地區,游泳池恐怕都只是想象。
所以,如何讓精英體育帶動大眾體育、全民健身的發展,如何把錢花在利國利民的刀刃上,同樣值得思考。我們希望,以后更多的人是因為熱愛來學習跳水這項運動,而不僅僅是為了逆天改運。
當然,在現階段,一些人因為家庭條件不足,只能通過刻苦訓練某項技能,爭取一戰成名天下知,進而走出艱難困苦,迎來美好生活。這也是一條上升通道,我們也應該給予支持和鼓勵。
這又回到了那句話:透過全紅嬋,發現更多的全紅嬋,關照更多的全紅嬋,才對得起全紅嬋掀起的這一波話題高潮。
(來源:南都周刊)
網絡編輯:柔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