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非學科?教培行業邊界之爭

有人則冷靜地認識到,哪怕是非學科類培訓,一旦再陷入“內卷”的惡性競爭,也可能受到新的政策監管。

“國學或許也是素養類。國學可能會涉及三字經之類傳統文化的傳播,而主要的教學內容把控還得交給機構的教研老師?!?br />
只有一個例外——信息技術教育被劃為非學科類培訓,為此前就已火熱的編程類課程留下了空間。

責任編輯:吳筱羽

2018年12月4日,內蒙古通遼第五中學附近的補習廣告牌。 (視覺中國/圖)

在職人員人數多少?

培訓內容屬于學科類還是非學科類培訓?

周末寒暑假是否開課?

……

2021年7月27日,成都教師王瑜敏任教的某知名教育培訓機構,收到了這樣一份問卷。王瑜敏說,這是當地教育行政部門針對合法辦學機構做統計,她所在機構專注于K12英語教學,因此如實填寫——“學科類培訓”。

三天前,7月24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下稱“雙減”),要求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等要在“1年內有效減輕、3年內成效顯著”。

“雙減”方案宣告落地。成都正是全國九個試點城市之一,此外還有北京、上海、沈陽、廣州、鄭州、長治、威海、南通,其他省份則至少選擇1個地市開展試點。

“雙減”把義務教育階段校外培訓機構分為兩類,學科類和非學科類,前者受限制范圍更大,監管全面收緊。

“非營利性”是學科類培訓監管的關鍵?!案鞯夭辉賹徟碌拿嫦蛄x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現有學科類培訓機構統一登記為非營利性機構。學科類培訓機構一律不得上市融資?!?/p>

因此,學科類和非學科類如何劃定,很長時間里都是行業和家長關注的焦點:除了傳統意義上的語數外三大主科,其他科目究竟屬于學科類還是非學科類?

方案落地將近一周后,7月30日,教育部再次發文,明確兩類培訓的范圍: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地理、數學、外語(英語、日語、俄語)、物理、化學、生物按照學科類進行管理,體育(或體育與健康)、藝術(或音樂、美術)學科,以及綜合實踐活動(含信息技術教育、勞動與技術教育)等按照非學科類進行管理。

關鍵問題厘清,下一步便是如何轉型,甚或退場。至于一些對學科類培訓需求較高的家長,則仍然有所期盼。

這個暑假“可能還能再上一會”

7月24日之后的一周里,家長們接連收到了多門學科類課程的停課退費溝通電話。

家長童旋亮出一張密密麻麻得驚人的暑期課表:鋼琴、畫畫、唱歌、奧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柔翡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