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害頻發,醫院如何成為“庇護所”?

大型醫療設備等精密儀器有“黃金15分鐘的救援時間”,如果設備整機在水里泡幾天,可能無法修復,面臨返廠維修或報廢?!熬拖衽葸^水的汽車一樣,即使修復好故障率也會很高,甚至有安全隱患?!?br />
因為土地制約,為提高建筑效率,國內很多醫院把垂直樓層建很高,這導致醫院面臨超負荷運轉問題。平日里,醫院電梯負荷量是一般商住樓宇的3-5倍,在地震、火警等危機中,電梯又不可使用。建在屋頂的直升機停機坪,轉運效率也不會高。

即便不在火災、地震等需要撤離的情況下,在高度依賴信息化的現代化醫院里,哪怕是自然或人為事故導致的斷電斷網,都會讓影像設備、診斷系統陷入癱瘓無法使用。制定不同情形下的應急預案尤為重要。

責任編輯:曹海東

近年來,國內醫院對地震災害、火災消防、疫情防控、暴力傷害等突發事件有了較高認知和防范,但在應對暴雨、內澇等自然災害方面卻缺乏認知、儲備不足。2021年7月22日,受洪水圍困的鄭州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迎來全院轉移,沖鋒舟載著醫護病患駛出醫院。 (人民視覺/圖)

原本只在災難電影、應急預案里出現的場景,以異常兇猛的方式闖入現實:

停水停電,危重病人的呼吸機全靠醫護人員用手按氣囊維持,打著手電筒給產婦接生……

據南方周末記者不完全統計,河南鄭州“7·20”特大暴雨災害期間,至少有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河醫院區(下稱鄭大一附院河醫院區)、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新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等13所醫院受災,數萬名患者在暴雨中緊急轉移,受災最嚴重的醫院搶修12天才恢復常規門診。

看著從未停診的醫院被困在洪水里,鄭大一附院副院長閆新鄭、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副院長高傳玉在鏡頭前哽咽落淚。近年來,我國醫院對地震災害、火災消防、疫情防控、暴力傷害等突發事件有了較高認知和防范,新建醫院都設置了防空地下室甚至人防醫院用以備戰,但在應對暴雨、內澇等自然災害方面卻缺乏認知、儲備不足。

8月5日,中國醫學裝備協會醫院建筑與裝備分會公開了一份最近完成的《綜合醫院建筑設計評價標準》征求意見稿,談到“醫院建筑設計的重要性已成行業共識,但錯誤和問題仍反復出現,通病沒有得到解決”,希望能構建一套評價醫院建筑設計成果質量的統一標準,填補評價標準的空白。

事實上,在面對洪澇、地震、火災、疫情以及重大社會沖突甚至戰爭時,醫院理應成為燈塔般的“庇護所”。它需要被優先保障正常運轉,有能力提供足夠的應急資源“冗余”,接納更多尋求幫助的人們。

“某一兩位院長痛心疾首還是不夠?!眹鴥饶持揍t院的院長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如何提高醫院的防災應急能力,應該有更多思考。

地下設備,億級損失

在被暴雨困頓的鄭州市,率先傳出呼救聲的醫院,是有“亞洲最大醫院”之稱的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郝濤7月20日晚接到搶修任務趕到鄭大一附院河醫院區時,路口處積水2米深。作為國網鄭州供電公司不停電作業中心的副主任,他帶來的應急發電車,優先支援 ICU(重癥病房)供電?!靶液肐CU的低壓配電室就建在一層”,院內三個建在地下的配電站,均被水淹無法使用。

目前,國內大多數醫院都會把設備貴重、儀器精密的放射科、放療、核醫學科集中在地下一層,這也是此次水災受損最嚴重區域:鄭大一附院大多數樓負一、負二、負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梁淑怡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