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香氤氳
廣州市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番禺學校 八年級 黃思茹
我走在街頭,被匆忙奔向遠方的人 們簇擁著,包圍著。我在思考,雖然我 們奔向不同的遠方,但都有著一樣黑的 毛發和瞳孔,我們都是中華兒女,黑是 屬于我們和中國的顏色。
風鈴輕拂微風,窗外雨聲淅瀝, 我想要寫下心中的一個字,于是取出黑 色方正的墨硯和墨條,并將其虔誠地擺 放在桌子上,再在墨硯上倒上少許水, 一手扶墨硯,一手推動著墨條,就像李 白見到那個教會他“鐵杵磨成針”的老 婆婆那樣,一心一意地磨著墨。寂靜之 中,我想起自己小時候的頑皮。小時候 我還不太不懂事,靜不下心,這里晃晃 那里晃晃的,總是站著磨墨,一只手還 要玩弄著毛筆。墨染在桌子上、地上、 衣服上,到處都有我頑皮的痕跡?,F在 我才漸漸明白,磨墨是為了感受和體 味,體味這世界,體味這天地間的靜, 仿佛只聽得到墨條推動的聲音。每個人 就像是那黑色墨硯上的水,只有經過墨 條那樣生活打擊的錘煉后,才能學會成 長,從無內涵的透明水變為一肚子“黑” 的墨。時間慢慢地流逝,仿佛過了一個 冬季這么久,墨的香味好像可以發散, 充斥著我的整個鼻腔,在我體內的呼吸 系統進行無限循環。墨香很純很香,雖 然沒有勇氣品嘗墨,但是我知道,墨的 味道和挫敗后成長的果實一樣甜。
水已經成長為墨,該讓墨向我們展 示它成長途中學會的技能了。
黑色的墨悄悄爬上濕潤的毛筆,與 水進行交融,雖然變淡了,但香味本性 不改。也許我們為了更好地生活,會改 變生活的方式,但仍然要不忘初心,不 忘本性,不忘記自己的根本。我鄭重地 提起筆,拇指和中指緊握筆桿,食指加 以輔助,輕輕地搭在筆桿上。深呼吸, 吸氣,呼氣,對自己寫的每一個字都認 真對待,這是對文字最好的尊重。
一撇,墨順著毛筆往下滴,滴到雪 白的宣紙上,蕩漾,蔓延,濃濃的墨外 包圍著稀和的透明的水,水與墨交融, 又被紙吸干。鋒芒顯現出來,鋒利得像 是一把刀子,讓人不敢直視。這一撇還 新鮮著,小墨珠依附在宣紙上。一捺, 倚靠在那一撇的下方,兩個筆畫搭成兩 條腰,下面雪白的宣紙是底,三者構成 一個穩定的三角形——我寫的字正是堂 堂正正的“人”。人的兩只腳要實實地踩在地板上,這樣才不會摔倒,進步先 要踏踏實實地打好基礎,這是墨成長揭 示的道理。
這兩抹黑象征著幾百年來在面對侵 略者時不屈服的中華英雄們,他們有黑 一般堅強的內心,黑一般神秘的戰術。
他們頂天立地,從沒有倒下,拿起那黑 而鋒利的武器,守衛著中國。他們的精 神一直延續著,一橫一豎氤氳中國色彩, 一撇一捺做好中國人。
指導老師:孔慧婷
專家點評:
讀到“水已經成長為墨”這句話時,我被驚艷到了,這樣天才的句 子,一定是小作者在平常寫毛筆字時心中積累的感受,準確而新穎。作 者不追求將中國的顏色這樣的命題寫得很宏大,只是從生活中選取了最 有代表性的事物,如同寫楷書一樣,一筆一畫,娓娓道來,細節豐富, 極有耐心。難得的是,作者寫墨的成長,并用以來喻人的成長。這是我 心目中的佳作。
王十月